“如果你提前了解了你所面对的人生,你是否还会有勇气前来?”,《无问西东》这部电影开篇的这句话,一下就触动了我的内心。四段故事,四位清华学子,四个不同时代的背景,四种听从自己内心的真实的、善良的选择,串起了整部影片,传递了清华的精神和信念。
沈光耀(王力宏饰)一名清华学子,一名富家子弟,违背家训,加入空军,保家卫国,是受了了吴岭澜的影响,在西南联大,一次空袭中,吴教授对沈光耀说,“保持你内心的光,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此走出黑暗”。对生命的思索的这句话,影响了沈光耀,面对空袭中被日军轰炸机炸死的孩子,他听从了内心的选择。
参军后,在执行训练任务时,他会特别绕道去给快要饿死的孤儿空投食物,每次空投时他都会晃晃机翼,孩子们看到他来都会很开心的喊“晃晃来了,晃晃来了”,在最后,他的战友在执行任务前和他一起给孩子们空投食物时,那一刻,我泪目了,因为,我看到了善良可以被传递,而期望在这次任务完成后就回家的战友们,也用生命和鲜血诠释了回家的意义。国不在,家何为?
沈光耀内心的光,照亮了陈鹏,他就是那群在底下捡拾空投食品的孩子之一,是清华物理系的高材生之一,把自己的青春和最好的年华奉献给了原子城。
面对他最爱的王敏佳,哪怕她被千夫所指,骂为婊子,被批斗,被打到毁容,他不在乎世俗眼光,不在乎自己的前途,坚守自己的本心,任尔东南西北风,我只要王敏佳一人。王敏佳对他说,我都不敢闭眼,觉得一闭眼,自己就整个往下掉,下面就是无尽的黑暗,他说:“你别怕,我就是那个给你托底的人,我会跟着你一起往下掉,不管你掉的有多深,我会一直在下面给你托着,我什么都不怕,就怕你掉的时候把我推开”,而这句话拯救了绝望中的王敏佳。人生就怕没了希望。
王敏佳也是那个特殊时代的悲情人物,因为看到自己所敬仰的中学老师被自己的妻子殴打辱骂,义愤填膺之余与自己的好友李想写了封匿名信,结果不慎被发现,“墙到众人推”那种悲催,不仅仅只属于那个特殊时代,在现代,在每个人身边都会碰到,而和她一起写匿名信的好友却出于懦弱没敢挺身而出,在这里我不想评判李想的对错,因为我们永远无法站在局外去评论别人的人性高低,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 处在那种特殊的选择中,我们不敢保证自己一定比李想做的更好。
但李想后面的做法,则让人敬仰,他支边过程中,奉献了自己年轻生命救了自己的同事,他不是没有活下去的机会,可他用生命传递了那种善良和真实,就如同王敏佳用她的善良(始终没有说匿名信是他们两人写的)捍卫了他的前程,逝者已矣,生者如斯,每个人都不完美,我们都会犯错,但我们不能总纠结过去,还是要守住良知,传递温暖。
李想的温暖传递给了张果果,现在这个时代的清华学子,就是被李想所救的那个同事的孩子。职场如战场,商场中的尔虞我诈,底线突破,每一次都会是一种良心的挣扎。在面对被上司出卖,替上司背锅而被开除,最后,原上司的竞争对手想从他这里拿到证据而搞倒原上司时,他选择面对自己的真心,真性,善良待人。
他资助的四胞胎,在给对方提供奶粉,租房,捐款后,有人拿自己的经历劝他说,有的时候这种捐助,感觉不是捐助了一个人,而是感觉认了一门亲戚,从小学到大学,从捐助孩子的本人到孩子的家人,
被捐助的人不但没有感恩之心,反倒认为是理所当然。故事的发展,也似乎按照这个情节走,在他一段时间没有去看望这家人时,这家人到处找他,甚至到他的公司堵他、等他。
他的善良到底给了谁?当时的我也在怀疑善良的意义。他又付了三年的房租,给孩子的家人安排了工作后,见了四胞胎的妈妈,那个妈妈拿出一个盒子,说到处找你,只是为了把这个交给你,是用这四个孩子的毛发做的胎毛笔。
…
故事由此转折。
善良被辜负这种事几乎屡屡发生,从搀扶摔倒的老人到被老人讹,从江歌案,到电影《芳华》,我们看到人性恶的那一面,我们在怀疑是不是还应该善良,我们在呼吁我们的善良应该有锋芒。
“世间很美好,世道很艰难”,这部影片告诉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弃对生命的思索,对人的善良,对自己的真实。要听从内心的指引,做出最好的选择。因为你的善良会被传递。
就如同影片里的经典台词:
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一定要知道自己不要什么;
一生太短,一瞬好长,我们哭着醒来,又哭着遗忘;
无问西东,只问自由,只问盛放,只问深情,只问初心,只问敢勇。
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而已;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
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内心,无问西东。
在这个浮躁的现代社会,这部影片还传递一种精神,一种独立、自由的精神,一种抵御世俗的狂躁,专注跟从内心的精神。
我们虽然不是清华学子,但这种传递善良、专注内心、坚守原则,独立自由的精神,应该是这个时代精神,是我们每个都应该坚守的精神。
“立言立德,无问西东”,指的是美好的德行和与人有益的言辞是青春飞扬的根基,有力这两点,青春才有环顾四周,舍我弃谁的豪气和资本,用导演李芳芳对影片名字的解读作为结尾,愿我们都拥有这种豪气和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