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圣贤,便为禽兽。
讲曾国藩的书有很多,个人推荐唐浩明先生的《曾国藩》。120多万字,长篇历史小说,读完用了两个月的时间。
曾国藩,何许人也,被誉为“最后的圣人”。其实,曾国藩就是一个普通人。
前后考了7次,到23岁时,才以倒数第二名的成绩考上秀才,跟过目不忘,13岁中秀才,15岁即中举人的神童张之洞相差甚远。
更在其老家湖南流传着小偷嘲讽曾国藩一晚上记不住一篇文章的故事。
为什么就是这么一个天资一般的普通人,日后成为了“晚清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呢?
几点个人看法:
一、勤勉。一勤天下无难事,一懒世间万事休。
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最难的管理是自我管理。呼应当下特别流行的词——自律。
二、坚韧。世无艰难,何来人杰?
曾国藩自杀就自杀了五次,除了命大之外,可想而知当时的社会环境是多么的残酷。
三、情商。修炼情商是最高级的人生智慧。
海量阅读,以史为鉴,是学习做人做事的绝佳渠道。含刚强于柔弱之中,寓申韩于黄老之内。不要锋芒毕露,学会情绪管理。曾国藩接纳自己的普通和缺点,通过最笨的方式,坚持阅读、写日记,不断提升自己的情商,最终成长为一代千古名臣。
曾国藩,人人可学。
出身于普通的农民家庭,天资一般,像极了生活中的大多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