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原生家庭这个词语出现的频率格外高,但似乎都不是什么好的方面。
性格不好,原生家庭的错,因为父母总是争吵,我不知道好的相处方式是什么样的;学习不好,原生家庭的错,因为父母庸庸碌碌窝囊了一辈子,回家就会看电视、打麻将,不像别人的高知父母,给孩子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找不到好工作,原生家庭的错,别人家里父母亲戚说一句话似乎抵得上自己前二十几年的所有努力……
当然,不能否认以上的情况的确存在,但是,我们似乎理所当然的忘记了,成年人与孩子最大的一点不同是,我们有了“绝对”的选择权。这个“绝对”是指,你做出一个决定,父母不可能再像小时候一样一票否决你。而当这个选择权在自己手上的时候,你在生活中一切的不如意,并不应该随意甩锅给父母或所谓的“原生家庭”。
《被讨厌的勇气》一书阐述了心理学中两个完全不同的观点,弗洛伊德的“原因论”以及阿德勒的“目的论”。
“原因论”认为我们今天所有的行为源头都可以从儿时的经历中找到原因,简单来说就是我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小时受到了某种伤害。比如现在很多人都说自己恐婚恐育,因为自己父母离婚了,或者父母虽然没离婚,但是整天吵架或者冷战。也许这些真的磨平了我们对婚姻的期待,但是这真的能成为自己逃避婚姻的理由吗?
“目的论”认为小时候的事情并不能决定未来,你之所以不愿意结婚,有可能是你更喜欢独自一个人的感觉,又或者是你还不想去承担婚姻中的责任。你为了达到不结婚这个目的,找了种种原因来说明你有足够的理由做出这个决定。
我并不完全同意“目的论”的观点,因为我们不可避免的会被过去的经历影响,在一个和睦的家庭中成长的人自然会比在不和谐的家庭氛围中成长的人更容易知道好的情感是什么样的。但是,“目的论”给我们打开了一个新思路,我们可以善用自己的选择权,而不是一味的抱怨,抱怨改变不了任何事情,行动却可以。
如果你想独立,那就走出去,不要住在家里,不要一边做着走上人生巅峰的白日梦,一边在各种电视剧、游戏中挥霍时光,还要抱怨父母给不了你任何东西。如果你在经济上依赖父母,那么你就没有权利怨怪他们管束你,因为是你自己把选择权交还给了他们。
如果你经过审慎思考,决定独身,或者晚一些结婚,那么你就要更加自律,制定好自己的计划,在工作上不断提升自己,为自己提供足够的物质支撑。而不是一边埋怨父母逼婚,一边又对自己独自生活充满恐惧,两边徘徊,一边都落不着。
愿作为成年人的我们,珍惜自己的选择权、加强自律性,摆脱“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不要让“原生家庭”成为自己不自律的背锅侠,毕竟,它也带给了我们美好的回忆,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