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持有“不持有的生活”

春节期间也不能放弃读书。

二月份的读书会主题是清理,用这本《不持有的生活》开启不持有的生活,开启真正自然,乐活的好生活。

什么是“不持有的生活”

2005年肯尼亚环境和自然资源部副部长旺加里•马塔伊在联合国妇女地位委员会的演讲中 对日语里的“不持有”进行了介绍,他说:“不持有”可以用四个R来表示 即缩减浪费(Reduce)、回收再利用(Recycle)、重复使用(Reuse)、维修再利用(Repair)。

“不持有”的真正含义,就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物品的价值,使之物尽其用。

超过自己管理能力的物品,不持有;

不钟爱的物品,不持有;

无法回收利用或转送给他人的物品,不持有;

不适合自己、与自己的生活方式不相符的物品,不持有。

怎么过上“不持有的生活”

1.与“不持有的东西”进行接触:制作购物清单,用心享受购物的乐趣。珍惜使用喜欢的物品,定期保养。选择那些让人有“仅买它就好”感觉的东西。

2.不买无用的东西:拒绝“便宜”“划算”“打折”“促销”的东西,可以选择看电影,听音乐会,旅行等,增加无形的财富。

3.认真遵守生活整理术:不把东西放在地板上,饭桌上不要摆东西,放置物品时要集中放置。

4.添置“生物”:家中养鱼或者养花,会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并且督促着自己整理房间。

5.处理掉不用的锅

6.三套衣服,不如一条披肩:用披肩搭配现有衣服,开发物品的第二种、第三种使用方法。

7.认真挑选自己的日常用品:只要在平日里使自己获得最大限度的满足,我们就不会为了释放心中的压力、填补心灵的空虚而购买一些无用的东西了。

8.向朋友和家人借用偶尔会用到的物品

七个习惯帮你保持“不持有的生活”

不要

不要便宜的,免费的,适当拒绝别人给予的,赠送的。

不买

能不买就不买,只买真正必要的,真正喜欢的东西。

不存

不贪图便宜囤积物品。

扔掉

扔掉过期的,不用的物品。

代替

有效利用现有东西,代替所需物品。

租借

租借不常用的物品。

没有也无所谓

购物前反思,“这个东西真的有用么?”

六种类型人如何实践“不持有的生活”

A贤妻良母型(乐于收藏型)

处理掉没有用处的“免费物品”;坚决不接受免费物品;不要去百元店购物;不购买那些长期储藏品;使家中物品的数量缩减20%。

B忙碌的OL型(乱放东西型)

整理装有化妆包类物品的的手提包;处理掉很少用到的便利套装和洗涤剂。

C购物女王型(快乐优先型)

购买一件东西时,就要相应减少一件东西;处理掉买来后没拆封的东西;取消信用卡。

D缺乏朝气型(精神紧张型)

约朋友见面;自己在家里做简单食物;听音乐;买花装饰房间。

E省吃俭用型(不肯丢弃型)

周围人帮助其少量的扔东西,先从“怎么看都是垃圾”的东西开始丢起;物品减少后,坚持把没用的东西扔掉。

F三分钟热度(兴趣广泛型)

产生兴趣时尽量租借所需物品;不感兴趣后把相关物品处理掉;减少需要花钱和需要很多东西的兴趣。

“不持有的生活”让人感到愉快

人生是有限的,我们的能力当然也是有限的,不必非得什么东西都拥有。为了得到必要的东西,确立所需物品的优先顺序,有了明确的目的,自己的精力就不会被分散。因为自己身上有了这样一根坚定的“轴”,就不会摇摆不定,就不会莫名烦恼、疲惫不堪了。内心安定下来,就不会没来由的自我厌恶了。


想要一下子改变自己的生活,使之清新、舒适,是很难办到的。我们可以从一点一滴做起,慢慢实践于生活之中,这样就简单多了。就像挖掘化石的时候,需要小心翼翼地去掉它周围的泥土和砂石,模糊的镜面在能够清晰映照前,需要不断进行打磨一样,经过这个过程——养成“不持有”的生活习惯——你才能够找到埋藏于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些个性风格及喜欢的东西,而“不持有的生活”正是这样一个过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