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学过一篇课文《童趣》。
大文学家沈复记录自己童年的趣事。
夏天里蚊子很多,在空中盘旋不止,他把蚊子抓进蚊帐里,用烟吹蚊子,就好像仙鹤在云端飞舞。
院子里的土墙凹凸不平,杂草丛生,他蹲在那里,把草丛当树林,把虫子、蚂蚁当野兽,把土块当山丘,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小时候的快乐很简单。一个墙角、一个蚁窝,就能让自己快乐半天。
长大了,快乐却越来越难寻了。想要的东西越来越多,烦恼也越来越多。
车子、房子、票子,无时无刻不在挤走我们的快乐。
而其实,快乐一点也不复杂。
丰子恺家里有一个贵重的古董挂钟,但是他嫌太过古板。
于是丰子恺拆掉挂钟,把钟面涂成天蓝色,画上绿柳,又剪了两只黑色的小燕子,糊在长短针的针头上。把一个古板的挂钟变成了一个可爱的动物挂钟。
林语堂在大学任教的时候,开学第一天,出人意料地带了一大包花生。
登台之后,也不讲课,反而和大家分花生吃。
一边吃,一边聊花生的味道和段子。搞得学生哄堂大笑。
钱钟书是中国近代有名的“老顽童”。
作为一个声名远播的大学者,他却一点也没有学者的样子,反而有很多的孩子气。
三伏天,女儿在堂屋睡午觉,他看到女儿圆鼓鼓的肚子,偷偷在上面画上一个大花猫。
家里的猫和邻居林徽因的猫打架,他半夜爬起来拿着竹竿去助阵。
他起了兴致,甚至会模仿小学生字迹投稿,捉弄自己的编辑朋友。
吃蛋糕的时候,也是不顾形象,弄得满手满脸都是。
他一生“稚气未脱”,直到去世,都仿佛一个大孩子。
还有老顽童黄永玉。
老先生50岁的时候,跑去考驾照。
70岁去意大利写生,83登上时尚杂志,93岁在街头飙法拉利。
他买吉他,拉手风琴,年轻人喜欢的玩意,他都不在话下。
旺盛的好奇心与巨大的热情,让年龄在他身上失去了意义。
他像一个“野小子”,把自己后半生,活得津津有味。
孟子说:“大人先生者不失赤子之心。”
真正内心强大的人,是没有失去童心的人。他们不拘于规则,不流于习惯。
童心不是一种年龄,而是一种能力,一种对生活保持热情的能力。
有生之年,不要给自己设限,多尝试,多参与,多去见一些没见过的人,去做一些没做过的事。甚至是换一下上班的路线,改一下吃饭的习惯……
不去做一个循规蹈矩的成人。始终保有看世界的浓厚兴趣,在平淡生活里制造出人意料的乐趣。
这样的人,思维活跃,生气盎然,日子永远是彩色的,也永远是青春活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