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艳艳的二姨打电话过来说良获不想学前端了。感觉没有兴趣。
突然想起,读书的时候,也有过这种想法。学校提供给我们,一个非常平稳的环境。而且学校还提供给我们一个目标,毕业。这个目标并不能完全说是我们想要的。我们要的并不是毕业,而是一种谋生的技巧。但中国的教育似乎把这两者弄反了。毕业成了主要的目标,就像一个工厂一样。把产品生产出来就完事了。而且学校还有一点是非常特殊的,他不管售后,他不管你学的怎么样,或者说学的好不好,只管在规定的时间把你毕业了就好了。这个是我一直以来对学校教育失望的地方。虽然我也曾在学校里当老师。但在学校当老师的经验,反而更加促使了我的这种想法。黑客与画家这本书提到过一种观点:学校并不是为了教育学生为学生提供生存技能而存在的,而是为了把家长从繁重的带孩子的任务上解脱出来而存在的。
我个人认为更好的教育应该是让学生接触真实的世界。而不是把我们真实的世界简化之后教给学生。孩子的大脑并不如大人一样,已经有了固定的思维模式。他们对于复杂东西的理解并不比任何一个大人要差。
对真实复杂系统的学习,孩子会遇到问题。教育在这个时候应该承担的职责应该是给孩子提供完备的支持。尽可能地解决孩子们的问题。然后让孩子们自由地选择他们所想要学习的方向。可能效果会比现在的要好很多,最起码大人们不会因为儿童时期的读书经历,而终身放弃“学习”这项最重要的技能。
二十几年的读书生涯,并不会让你变得有多么的优秀。但是几年的刻苦钻研,却可以让你的生活变得完全不一样。甚至不需要几年,几个月的刻苦钻研就已经足够了。(我这里说的并不是花几个月时间去攻读公务员,这种考试只是为了获得入场券。本质上并不会改变你的生活太多)
我在结婚前后,大概花了,一共3个多月的时间。去学习了计算机的前端。一路上摸爬滚打,入了不少坑。本人终于学出了,东西入了门,找到了工作。学习计算机前端之前,于我来说,计算机只是一个兴趣而已。也正应了李笑来说的那句话,生命中很多的事情 ,就像是提前为你预备好了似的 ,你在之前就已经接触过这个东西。也亏我有了自己选择自己生活方向的一个机会,花7年时间去尝试一种不一样的生活,我觉得没有什么错,只要那种生活是你想要的,那就有价值。
以前读教育学的时候,心理老师也常讲,外在动力,比不上内在动力。要引导学生激发出自己的内在动力。现在我发现,别人很多时候都无法激发出你自己的内在动力,只有当你自己真正的选择了,内在动力才会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