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经常听身边的朋友讲,看了那么多的书,写了那么多的文字,报了那么多的培训班,可是自己的生活貌似没有太大的变化。后来多方面努力未果,又被现实折磨得死去活来的时候,最后居然得出一句魔怔的结论,挣钱的技能学会了才能真正改变生活。
其实我相信大部份热爱阅读的人都是拥有一颗不安于现状,独立思考的灵魂。沉溺在日复一日的平淡生活中,可是心中又拥有无限的光荣与梦想,然而了解的越多,越感到自身的渺小,可是现阶段又不会有变强大的能力,明知前路漫漫,可是又没法停下脚步。让我想起逻辑思维有一期罗胖讲杜月笙的代价,里面提到成功最痛苦的代价其实是明明知道前路很绝望,可还是必须故作淡定得昂首挺胸走下去。
之前我在上海待了一段时间,机缘巧合,在离开上海的前一天,看到Rita的微信文章说她要离开北京到上海发展。所以虽然行程很紧张,我还是想方设法想要与她见一面,其实去之前我也不知道要具体聊什么,就是想去见一面而已。
可是这一面,真的就像她后来说得一句话,你所去过的每一座城,见过的每一个人,听过的每一句话,都是你内心的一颗颗种子,这颗种子到底在何时何地生根发芽,谁也不知道。所以这颗种子算是在我心里深深得种上了。
普通大学毕业的她,做过房产中介,办过读书会,当过老师,做过新媒体运行。可是后来兜兜转转做了写作培训的创业者。在这些看似豪无关联的工作转换中,她一直坚持的就是写作。哪怕是在初创互联网公司每天累的半死,也没有放弃过一天。
我记得当时我问了她一句,为什么最后选择了写作培训,选择创业?她轻松的一笑,俏皮的说,我是被逼的,以前从来没想过自己能做写作培训,也从来没想过创业。
这句轻松的笑语背后是多少个熬夜码字的背影,是一次次对现实的无我生活的抗争与诉说,最后被形势或者自己逼出了那个真实的自己,展现了一直深埋在内心的力量。
就像现在的我,刚入职场,又想要在职场上有所成就,又希望能保持自己写作的爱好,并且有所突破,可是时间和精力都不允许我要这么多。
Rita很坚定的说,我还是建议你暂时以职场为主,用少量的时间去经营这个爱好。但是不能忘了它,时不时记得给它浇水就好。
所以现在看到有朋友日更我也不会焦虑,我始终保持着自身的节奏,坦然的接受着身体和心灵的节奏,继续看一些“没用无聊”的书,继续学一些“无关痛痒”的技能,种种子,浇浇水,开心的不得了。
也许有一天,浇着浇着,不知道哪一颗不知名的种子就发芽了,意料之中,又是意料之外,那才活的有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