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加减法作业设计每个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要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必须因材施教。针对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选设计作业题,作业有弹性,不一刀切,给学生一个自主选择协调发展的空间,让学困生巩固基础知识,中等生强化基本技能,学优生优化知识结构,培养创新精神。
基础题
一、直接写出得数
0.68+0.8=
0.58+0.42=
0.2-0.02=
3.4+4.3=
0.8-0.34=
2.8+0.61=
4.67-3.67=
3.24+3.56=
列竖式计算,并验算。6.45+4.28=
6.45-4.21=
18.7+3.14=
10.08-0.27=
9.06+24.24=
9.26+35.5=
4.96+12.71=
能力题计算
3.6+7.71+0.29+6.42
7.48-(7.2+7.48)
21.43-4.46-5.54
27.38-5.43+2.26-4.66
二、解决问题。
1.王老师买了三本书,价格分别是7.60元,5.65元,6.10元,他付了50元钱,应找回多少钱?
2.一堆煤重50.5吨,第一天卖出21.5吨,比第二天少卖出2.5吨,这堆煤还剩多少吨?
3、光头强要在树林里铺一条85米的路,第一天铺了32.8米,第二天比第一天少铺19.6米,还剩多少米没铺?
4、大张超市运来西瓜有80千克,上午卖出一些还剩52.6千克,下午又比上午多卖23.4千克,下午卖出西瓜多少千克?
提升题
1.实验小学的同学修理桌椅节约了44.25元,装订图书比修理桌椅节约了3.7元。装订图书节约了多少元?
2.甲、乙、丙三数的和是10.43,甲、乙两数的和是6.18,甲、丙两数的和是6.75,求甲、乙、丙三数各是多少。
设计意图:第四单元的目标是这样的:1.使学生结合现实情境探索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会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2.使学生经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积累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经验,丰富对相关数量关系的认识,进一步培养数学应用意识。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和自觉验算的习惯,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为了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也为了分层作业的顺利实施,我在教学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将全班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C层为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相对较低,接受能力差,属于作业困难的学生;B层是智力因素较高,但上进心少,学习不刻苦,学习成绩不稳定的学生,这种学生学习潜力最大;A层的学生有较高的智力因素,反应敏捷,接受能力强,做题速度快,具有自主探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分层后,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作业的分层设计。然后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