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分享的内容,仅限于对于培训师来说,能够快速帮助培训师掌握并熟悉理解即将所讲课程主题,这个理解是指能够让培训师对这个主题的理解比绝大部分的学员深刻。这里不包含课堂上的培训技巧,请留意。
在分享经验之前,笔者先给这里的培训师定个位,仅代表笔者对培训师的个人看法。这里所说的培训师,倾向于是Facilitator,即促进师,他对主题有一定深刻的理解,并且能够在适当的时机促进学员思考理解掌握知识技能。他也许在培训中,可能会遇到一两个比他对此主题更深刻理解的人,但不影响他促进其他学员的学习和掌握。
同时,笔者本身是一名在公司中从事培训工作的人,也基于看到现在市场上某些同业者不负责任的态度,也想通过这篇粗糙的文章,让那些有志于从事培训工作的初入门者,降低他们对培训工作难度的认知,更好地去适应Training这个工作/事业。事不宜迟,现在就和大家分享我自己的一点心得。
第一,读三本与所要讲授主题相关的大师之作。
最近听到很多同行说,我只是个促进师,我只需要培训技巧过得去,培训课程欢乐就可以,我不需要对所讲主题有深刻的理解。笔者认为,这真是个很不负责任的说法。如果你对这个课题不熟悉,又怎么有资格站在台上去当“师”这个角色呢。韩愈在《师说》中说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在我们每个人的初中都已学过,现在自己为人师表,却可以放弃道、抛弃业、舍弃解,遇到这样的培训师,请各位立即绕道离开。
读三本大师之作,指的是在社会上普遍认可的三本主题想着的好书,这有助于我们对这个主题形成系统性逻辑性的认知。能够成为大师之作,通常是经过千千万万读者评价才能够得上资格,也就意味着对千千万万的读者有启发有作用。因此,读三本书,能够让你迅速了解启发绝大部分读者的观点或逻辑。而读这些书时,关注在几个方面上:首先,对主题的定义或定位,解决的问题是这个主题讲的是什么,即关于What的问题;其次,关注这个主题的价值,即解决关于Why的问题,这个价值可以从个体、组织和社会三个层面来看,如果在企业中讲授课题,则建议更加关于此主题对个人职业发展和组织发展的价值;再次,关注的是这个主题的具体知识架构、观点、做法…等等,即这个主题怎么在个人、组织或社会上发挥价值,即关注的是How的问题。抓住这三个重点,然后理解作者的观点、思路和逻辑,当然还有他的经验总结,这样,你便可以快速地获得对这个主题的大师级别的认知。然后,再去引伸层,如果是对于我自己,如何成为自己的知识或能力,即考虑自己工作生活的应用层面。
总结来说,读通,即理解字面意思,更理解理论框架思维假设;
想通,即想通哪些对自己有用,如何去用。
第二,时刻应用这个主题的知识/技巧
很多朋友和我说,现在的培训师讲课,实在是太虚了,教我们什么什么技巧(好吧,如情绪管理、人员管理等),感觉都好虚,不落地。听起来很高大上,用起来就一地鸡毛,根本不可能在工作/生活中用到。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些培训师没有真正用过这些技巧/知识,他们只是把在书本看到的内容或PPT显示的内容看了,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确保自己流俐生动吸引就可以了,至于这些所说的内容到底有没有用,他根本不去理会。好吧,这在笔者看来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培训师行为。上述情况非常容易在新入门的讲师身上发生,同时也会在很多得过且过的讲师身上出现。笔者衷心希望未来这些行为越来越少。
回到正题,先说下这点的涵义,即随时应用自己看书所习得或是所要讲授的知识技巧并总结,这既能让自己掌握一门新技巧,同时又能让自己加深对所讲内容的理解,有更多的现身说法的影响力。能称得上“师”的,必须是有一定料的,而且言行一致,自己本身就是所讲内容的role model。
拿笔者自己所讲的一个课程《自我情绪管理》为例,讲到其中积极情绪的作用——”要尽可能让自己保持积极的情绪,原因是研究表明,人在负面的情绪状态下,视野的开放度只有90度,但在积极的情绪状态下,视野的开放度能够达到270度,因此,在解决危机问题时,负面情绪能让我们更专注解决问题,当与人合作时,积极情绪能让我们更开放、创新、迅速等等“,笔者就会随时留意自己的情绪状态,自我观察自己的情绪状态,我很快就会发现,在受人批评或是遇到紧急问题时,我的情绪状态就会紧张、焦躁、忧虑,我就越渴望把这个问题解决;当我受到老板表扬或是同事认可时,我就很开心,接下来做事情就很舒服,新点子特别多,甚至是和同事、老板沟通起来很畅顺。通过这个时刻的关注,笔者提升了对自己情绪状态的识别能力,同时,又用真实的经历验证了这个理论观点,在与学员分享的时候,我就是用活生生的例子在说明这点,更有信服力了。
这个对于技巧类的主题/观点更好用。因为自己在应用的时候,就能够发现这个技巧在应用的时候会知道什么情形下去应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这也意味着学员在应用时也会碰到这样的困难,如果我们把这些困难解决了并总结了经验,这就意味着我们在讲授时,我们更明白学员的需求,更有针对性,同时也能够给出有用的建议,而且学员就能够判断应用的条件,并且在用起来的时候,少走弯路。这是相互获利的好机会,自己既长了能力,又真的能够帮到学员。
那怎么时刻应用呢?笔者的经验是做到以下几点:一、首先是理解知识或技巧,时刻给自己提醒要应用;二、关注情境,多做尝试,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要去应用;三、尝试后要总结,不管成功失败,立即总结,总结很重要,最好记录下来这些内容:什么样的情形下、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我怎么应用这个知识/技巧去做事情,结果怎么样,成功失败的关键是什么;四、时刻回顾、时刻调整自己的行为,找差异,看结果。基本上做到以上这四点,这个时刻应用就做到了,如果有条件的话,请人反馈。
以上这两点,是单独作战理解主题的做法,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找有经验的讲师或是这方面做得好的朋友进行探讨、分享学习,这会更进一步更迅速。
仅以以上这些分享,希望能够帮助在培训路上与笔者一样共同摸索的从业者或爱好者,不争对错,只希望找到最合适自己的方法,成为一名负责任的培训从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