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历史悠久的大国,中国有着众多的古城、古镇。遗憾的是,经历了数千年的天灾(如洪水、地震)人祸(战争),到今天,除了北京等极少数幸运者外,其他的古城镇有的成为了车水马龙的现代化都市,林立的高楼与修旧如旧的仿古建筑共存,有的早已湮灭于历史的长河中,只余下残垣断壁供后人凭吊。
看多了飞檐斗拱、方正对称的古建筑(更多的是仿古建筑),以及白墙青瓦、小桥流水的古镇,或多或少会有些审美疲劳,甚至会觉得所谓古城古镇不过尔尔。直到今年夏天到新疆旅行,到了伊宁和喀什,才明白自己之所以会有那种感觉,实属坐井观天、见识太少。
伊宁地处古丝绸之路,历史上便是中国西部的繁华商埠,18世纪初,更是“西陲一大都会”,天山南北政治、经济中心。清政府统一新疆后,于1762年建成了伊宁城,乾隆赐名“宁远”,1914年,改名伊宁。建国后,伊宁成为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首府城市。
喀什全称“喀什噶尔”,意为“玉石集中之地”。喀什地处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古称“疏勒”“疏附”(没错,就是王维“誓令疏勒出飞泉”、岑参“白草通疏勒”等诗句里的疏勒),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长达2000多年,是中外商人云集的国际商埠,现在是新疆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虽然同属古城,同属新疆,同属少数民族聚焦地,但伊宁与喀什,不仅有别于国内其他省份的古城,两个城市的风格也完全不同。其中的不同之处,我更愿意表述为“清晨”与“黄昏”。
到伊宁时已过21点,在中国绝大多数省份,21点已是晚上,但21点的伊宁,太阳将落未落,正是黄昏时分。暮霭里的伊宁,楼不算高,街道亦不宽阔,路边的行人或行色匆匆或闲庭信步,美食街四周的街道堵车堵得水泄不通,看上去就像国内许多县城一样,并没有太多吸引人的地方。直到第二天,到伊宁六星街之后,才改变了对伊宁的印象。
从空中俯瞰六星街,整个街区就像一个六边形,中心地带是清真寺、学校、商铺等公用建筑,外围是居民住宅。六星街始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体现的是当时新疆省政府推行的“反帝、亲苏、民族平等、和平、建设、清廉”六大政策,由一名德国工程师规划设计,类似六角形的街巷,目前只有西方少数几个国家尚有留存,在我国实属罕见。
漫步六星街,仿佛漫步于七彩斑斓的童话小镇。街道两边的房屋外墙是彩色的,粉红、橙红、深蓝、浅蓝、金黄、鹅黄、嫩绿、翠绿……,每一幢房子的颜色都是独一无二的,在清晨的阳光下,色彩大胆浓烈,令人只觉耳目一新。
街道两旁种满了果树,苹果、西梅、葡萄,林林种种,不一而足。时值7月,正是果实将熟未熟的时候,半红的苹果、浅紫的西梅,如彩色的宝石,在茂密的绿叶里,熠熠生辉。葡萄多为马奶子葡萄,一串串长而绿的葡萄,躲在阔大的葡萄叶后面,几乎要将葡萄藤坠到地面。
十点左右,游客渐渐多了,商铺也纷纷开门营业,街头开始变得热闹起来。用汽车改装而成的公路咖啡车旁,一名约摸五、六十岁的男子用手风琴拉着“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走过咖啡屋”,手磨咖啡的香气与悠扬的手风琴声,吸引了不少顾客。点一杯咖啡,坐在路边,街头音乐家一曲接一曲地拉着熟悉的老歌,一位青年男子踩着明快的节奏,跳起了街舞……细碎的阳光,从树叶间散落下来,店铺、庭院、果木、街心花园,七彩斑斓,看上去既宁静又明快,充满了活力。
如果说彩色的伊宁,最适合在清晨的阳光里欣赏。那么喀什古城,则更适合在黄昏里漫步。
第一次去喀什古城,是14点左右。正午时分的阳光,没遮没挡地照在黄褐色的建筑、街边的商铺和小摊上。室外温度超过了36度,路边小摊的主人们不知道躲在哪里乘凉去了,街巷路边和院落外的无花果树、葡萄藤也都无精打采地垂着头。匆匆走过街头,只觉得这样的喀什,并不值得自己驻足停留。
可到了黄昏,喀什古城却展现出了它非同凡响的美。太阳渐渐西沉,落日将余晖抹在城墙上、遍布古城街巷的古老民居上,在正午阳光下看上去单调乏味的街巷、建筑,以及充满了维吾尔族特色的装饰着砖雕和釉面花砖的墙面、门窗上的木雕图案,都仿佛活过来了一般,看上去古老而精致。抬头看去,在黄褐色建筑的衬托下,天空更显蔚蓝而深远,蓝色的天空下,依土坡坡度而建的高台民居的廊柱、木雕、挑檐等各色花饰与庭院、平台上的盆景、鲜花交相辉映,色彩艳丽而柔和。
夕阳里,夜市大街变得热闹起来了,游客熙熙攘攘、店铺生意红火,一家饭店的门廊里,几名维吾尔族老人打着手鼓,弹着萨塔尔,唱着民歌。虽然听不懂他们在唱什么,但曲调怪好听的。而在曲径幽深的巷道里,有孩子嘻闹游戏,有妇人在家门口闲坐聊天……既古老又现代、既商业化又独具民族特色,建筑色彩既单一而又对比鲜明,在黄昏的落日余晖里,喀什古城完美地诠释了什么是“不到喀什,就不算去过新疆”。
伊宁与喀什,就像清晨与黄昏,一个是色彩绚丽而明快的,一个是瑰丽而神秘的,难分伯仲,各有各的美好。遗憾的是,作为游客,能分配给两座古城的时间有限,来去匆匆之间,所瞥见的古城之美不过万分之一,而这已足以沉淀为我记忆里的吉光片羽,珍贵绚烂,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