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7-07 10:02:50)
前些日子有件事一直想谈谈,一直也没空说,今儿得空说两句。
这事是一则广告,张铁林代言的,广告词是“百年乌江榨菜,我爷爷的爷爷都说好”。
说实话,乍一看这则广告,我并没有感觉有何不妥之处,所谓“爷爷的爷爷都说好”,是建立在前一句“百年乌江榨菜”基础上的,感觉其传递的信息就是,乌江榨菜是个老品牌。但这则广告播出后在社会上却引起了巨大反响,反响的问题是,张铁林是否真的听过自己爷爷的爷爷说过乌江榨菜好,大家的意见是,如果张没亲耳听到其爷爷的爷爷说过榨菜好,则此广告就属于虚假广告。
我不懂广告艺术设计,但总感觉有些不对劲。广告法第四条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的内容,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虽然说广告不能含有虚假内容,但我认为,这并不是要求广告的全部均真实,而只是广告传递的产品信息真实即可,至于广告的表现形式,则不在要求之列,否则,恐怕全世界都没有真实的广告了。因为广告肯定都是基于一定条件下拍的,其拍摄背景肯定是虚构的,不可能某人正好在夸某产品好而被人恰好拍下。这就象魔术,肯定是假的。但你非要通过法律去追究变魔术的人骗人,那就有些搞笑了。再者,广告中的代言人也很难严格按照自己说的广告词去生活的。像那个臭名昭著的脑白金广告,是不是做广告的那些人那年“春节”真的不收别的礼(连瓜果梨桃都不收)而只收脑白金。像那个“地球人都知道”,是不是厂家做过全球人类普查得出的全部地球人都知道。像那个“**广告做得好,不如**冰箱好”是不是真的做了广告受众调查得出的这个结论。像那个“我选择,我喜欢”,难道说广告词的那个人这辈子就没后悔过?
与张的广告有些类似的一件事是,前些年赵本山被告上法庭,原因是有人认为他代言的北极绒保暖内衣广告是虚假广告,因为连小孩子都知道没有火星人,而这则广告中则出现了火星人。这个官司的结局当然是起诉被驳回,因为如果这个官司胜诉,那我前面说的那些例子都成立,那天下也就不会有广告了。
对于广告设计方面的东西我了解的的确不多,也就能说这些,估计存在一些问题,也可能看法就不对。但总的来说,我认为,产品好就行,至于广告说什么,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反动黄色就行。怎么说,这则广告也比那个一堆外国人在那说“洗洗更健康”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