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刷知乎,看到一个问题 “为什么有人觉得喜欢摇滚的女生不好?”
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就在想已经0202年了,还有人有这种想法
里面有一个回答是这样的:
“你以为的喜欢摇滚的女孩:抽烟、喝酒、纹身、睡乐手、烟熏妆,皮衣皮裤”
“实际上的喜欢摇滚的女孩:认真学习,上班996,恋爱结婚,普普通通,只是耳机里放的摇滚乐”
人的固有想法有时候真的很可怕,它会影响你的判断。
你拿“固执”当个性,殊不知你只是是油盐不进的小丑而已。
各种言论充斥在现在的时代,随便翻翻手机你就能获得上百条不同的意见。
保持自己的“个性”固然没错,可更重要的是学会“分辨”,不被所谓的“自我”束缚。
1.我们都在“选择接受”
在传播的领域中有这样一个概念:受众的选择机制
受众的选择机制包括三个部分: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
即我们自身其实对媒介的接触有着很强的选择性。
我们更愿意接受那些与自己原有观点相吻合的信息,同时会竭力避开与自己观点相抵触的信息。
心理学中也有一个类似的观点:“视网膜效应”。
简单的来说就是当我们拥有某些特征或者物品的时候,我们就会很关注他人是否也有这样特征。
这两种观点有些类似,但也有些不同。
不过,通过这两种观点,我们可以了解到我们其实是很“自我”的生物。
这种“自我”体现在我们每天接受的信息中,结交的人群中,它是无处不在的。
2. 人各有异,不要强迫别人接受你的观点
每个人的性格不同,世界才会缤纷多彩。
我今年才学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特质:尊重
大一上半学期的时候,我的英语老师问我们:“你们觉得在爱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尊重。
只有学会尊重,才能维系一段感情,尤其是在思想上。
大家都很愿意听到有人赞同自己的观点,就像朋友圈有人点赞,发动态会被艾特,自己的内心就会有一种满足感。
被人赞同的感觉确实很好,可也有很多时候会不被人赞同。
这种时候就不要再去强求他人一定要说自己的想法是对的。
我见过一些人,遇到和自己观点不一样的人的时候,一定要争个高下。
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在TA嘴里都可以成为天大的事情。
到最后,要不就是TA仍喋喋不休着,要不就是对方受不了TA的聒噪而早早求饶了。
无论哪一种结果,都不会让对方心悦诚服,只是在嘴皮子上占了便宜而已。
这样的人,最为难缠,也让人厌恶。
信息太多,与自己不同的观点更多,遇到与自己不同观点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尊重。
不轻易反驳,不随便贬低,给予他人一份“满足感”。
这不是因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是一种修养。
3.学会分辨取其精华
按照上面的说法,你可能会有疑问,那如果TA的说法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我也要尊重TA,不去纠正吗?
这就是我现在要谈的。
传播中还有一个著名的理论——沉默的螺旋。
当有一个人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之后,TA的观点得到赞同,TA便会积极地参与进来,而一些比较孤僻的观点,即使有人赞同也会保持沉默。
这样久而久之,一些得到赞同的观点就会成为社会的准则。
一些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以及生活习惯的形成都和这个理论有着莫大的关系。
在不触犯社会以及他人的利益之下,有一些不同的意见还是很好的一件事。
但是如果涉及原则问题,我并不赞同要刻意追求不同。
不是因为惧怕多数人的力量,而是这时候少数人支持的观点会对社会以及他人造成莫大的伤害。
这样的观点,不要也罢。
而当你遇到了可接受范围内的不同观点的时候,除了尊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质是我们要学习的——取其精华。
这个说法在我看来,就是学习的一个好渠道。
其实这样做开始会很难,因为我们更愿意接受那些与自己观点相近的说法。
但是不断练习之后,这就会成为一种本能。
方法也很简单。如果你了解TA的生活环境,那就是“将心比心”,如果你们只是萍水相逢,那就是“提炼观点,设想情景”。
前者比较容易理解,后者的意思就是将对方的观点提炼出来,然后自己想一下能用到这个观点的情景,也就是自己创造一个“将心比心”的景象。
摇滚女孩真的不好接近?纹身就一定是坏人?你说的就一定是对的?
还是醒醒吧,幸运女神可不会眷顾目光如此短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