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伍肆贰。
1。
说实话,我不太了解他。
我常分不清他是瑞典还是瑞士导演,甚至在看最爱的《婚姻生活》之前,我都不知道是他拍的。我不太喜欢《第七封印》,不喜欢那种谜一样的表达,但内心又似乎向往那种神秘。
我也不关心他,不在乎他是多少优秀导演的偶像。他的情史我同样不感兴趣,不关心他的导演之路同样充满艰辛,偶然看到他的自传,才多少知道一些他的故事、他的童年和宗教对他电影的影响。
我不是那种狂热或骨灰级的影迷,要扒出每一点细节才罢休,我不立志成为那种人。我也建立不了一个明晰的电影史,可以把每种类型分门别类。我只是喜欢看电影,并且不断坚持自己的喜欢罢了。
说起来,伯格曼也不是我的启蒙,往回追溯,大概是《一次别离》里平淡生活的暗涌带给我的第一次震撼,又或许是《少年时代》里那个seize the moment的概念让我开悟,又或许是《汉娜·阿伦特》里所阐述的“平庸的恶”让我开始思考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很后来我才看了号称震撼李安的神作的《处女泉》,顿时惊叹于那种宗教的神秘和宏大,像黑洞,是一种神秘的吸引。再后来才看了震撼我的《婚姻生活》,那种生活琐碎、高峰和低谷、背叛和纠缠,太真实,原来婚姻不是王子和公主,原来婚姻远不是只有爱这样简单。
所以伯格曼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呢?这样说吧:他不是初恋,是高峰,在他之前我会喜欢很多人,之后如是,他是最重要的人,是永远要攀附高枝而不得的人,是可以长久厮守的最好的爱人。如果我选择在电影里长跑,他是最可靠和最有灵感的伴侣。
2。
我一直是用大脑和直觉生活的人,看似理性地为每件事划定界限,但又从不按界限行事,这也让我很挫败。我可以在心里脑中翻腾千万种思绪,操练每一种情境,但到了真正那一步,又怂了,我一直都处于很怂的状态,这是我的本质吧。
所以喜欢上电影是必然,生活寡淡而无趣,电影让我可以在两三个小时里沉浸,沸腾,看完又滚回逼仄的现实,也可以多看几部,久一点,但终究会散场,刚好。不敢一直沉浸,就选择偶尔放肆。怂。
伯格曼是一束光。电影如是。
之后我便一直追附着那束光,并不是每时每刻都能清晰地看见。累了看不见,困了看不见,懒了看不见,意志不坚定也看不见,但它始终散发着丝丝荧光,指引着,撩拨着。我一直认为只有那束光亮着,因为我选择只看见它。
当我有段时间沉迷于科幻时,我才知道也许那束光是一开始就设定好的,那是一种程序和计算模式,是每个人一出生就设定好的初始模式,每段经历会不断修补程序漏洞,但永远不会改变它的属性,生来是什么样的人就永远是那样的人,就该去追求什么样的光芒。我越来越相信。
那束光就是我所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思考方式,一种行为模式。
3。
看《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时无限伤感,林奕含为什么看了这么多书,竟会困在语言的桎梏中走不出来?到后来才有点想明白,她的思考方式就是感知他人的痛苦,她相信语言与行为的一致,她的神经末梢如此发达,以至于人的痛苦于她都是毁灭性打击吧。
选择只看到那束光的意思就是人生就只能选择一种光,是宿命的,排他的。只能1+1=2,不可能同时等于3。是所能画出的最完满的圆。是圆周率最后一个数字。是最纯净的颜色。是觉得无意义没意思却最有意义最有意思的东西。类似于宇宙的终极秘密。
可能于某些人很偏激,他们的人生有很多种可能,他们以为是这样,但我越来越觉得,其实选择很少的,少到一生之中就那么一两种,也有人一种都没有,很现实,也残酷。
就像林奕含的选择是无限感知痛苦,然后写作,不是任何一个词语的意境于她有意义,是痛苦有意义。伯格曼是无限挖掘电影的意境,不是任何一种电影语言,是一种宗教或者人生的表达。于我,就是做一些在这个时代里最没意义的事情吧,怎么说呢?可能就是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吧。
对于每个人,他都有自己的答案,或许没有吧,毕竟一生这么短,很多事情来不及想明白。糊糊涂涂过,也没什么不好。
今天是伯格曼100周年纪念日,如果他还在……电影有如果,可是人生没有。很难想象这样一个人的一辈子如何度过的。可是也不难想象,不就是拍电影,写剧本,拍电影,写剧本吗?可是,却依然好奇,这种重复性的工作居然蕴藏着如此爆炸的思考的力量。正因为好奇,所以才一心追随与向往。祝他,生日快乐,天堂安好。
(p.s. 今天是伯格曼一百周年纪念日,也是我写第一篇公众号的日子,就将这两件事凑合在一起找个意义吧。就像自己说的,这是在做一件没意义的事情,但也许可以让我渐渐看见那束光呢。最近在看《犬夜叉》,犬夜叉说就算成为了真正的妖怪后又要去做什么呢?是啊,达到目的后又要做什么呢?林奕含绝对反对结婚那一刻是女人最美的说法,仿佛从那一刻起女人们就开始走下坡路了。是啊,一直趋向结果的状态才是最美好的吧,就一直走在路上吧,不要嫌弃这样的日子太多,反而是太少了啊。不奢求流量、粉丝,只求一些真心喜欢与热爱的人。公众号:伍肆贰)
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