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看的奥斯丁克莱恩写的第二本书,第一本叫《steal like an artist》,这本《人人都在晒,凭什么你出彩》保持了他一贯的写作风格,比较随意,会用很大的字占满一页纸,内容也很简短,所以很快就可以把这本书看完。
因为这本书每篇内容之间都不是衔接起来的,所以每个章节都可以独立起来读。下面的这些点是读完书后比较受益的几个点:
你不要为自己的作品寻找观众,而是要让观众找到你。
要让观众找到你,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把自己的作口公之于世。在网络上分享工作的点滴,让别人更了解你。
要开始踏上分享作品之路,最好的方法是想清楚你想学什么,并下定决心要在众目睽睽之下学习。找到“众才”注意别人在分享什么,然后记下别人不会分享的是哪些。
这点其实有点像我们平时在做的市场分析,当这件事变成是个人的时候,我们需要分析我们的竞争对手在做什么,从他们在分享的东西里找出不同点。我想了下自己在分享的内容里,有很多东西其实别人也在分享了,我可以在里面找出哪些东西去突破呢?我发现不同的平台也有不同的关注点。像简书,大家对我写瑜伽的东西其实兴趣不是太大,反倒是对我画的东西比较有兴趣。而小红书则相反,我画画的东西基本上没人点赞,但是我发的瑜伽的东西去很多人收藏了,所以,我觉得找对自己的平台其实也很重要,简书,更多可能是我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或者发发我画的瑜伽小人吧。
借着分享每日的创作过程——亦即他位真正在乎的事物——艺术家可以和观众建立起独一无二的联结。
像拍纪录片一样翔实记录自己的所作所为。开始写工作日志,在笔记本里记下你的想法,或用录音机把想法录下来,手边留一本剪贴簿。
我觉得这个观点对于现在的人来讲特别有用,网络时代,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变成明星,那么普通人应该怎么去做那些我们不懂的事呢?比如,你想上一个教画画的课程,那么,你应该怎么教起呢,这个时候你可能很想去了解下那些在上画画课的人他们是怎么录完一个课程的,那假如这个录画画过程的人把他的整个制作课程的过程都分享给你,你是不是会觉得非常需要呢?所以,从这个角度分析,我觉得我们把自己的工作拍下来其实真的也有很大的意义。
每天晒出一点点,比丢一份简历或一组作品集来得更好。因为它能展现我们现在正在做什么。
“发文的时候,要把每个读者都当作可以开除你的老板。”
昨天在火星爷爷最后一堂故事课上听到他回答为什么他可以把课程做得那么好,他的回答大概的意思是,他讲的内容必须是自己很满意的,他不会随便扔给别人一个自己都不满意的东西。
想想觉得惭愧,因为很多时候为了赶时间,赶字数,我们发现来的东西并不好,或者自己都觉得对自己没什么作用,那为什么我们还要发出来呢,所以,分享的内容确实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东西,我们真的要小心我们想展示给别人看你一面。
有什么方法去判断我们想分享的内容是否有必要分享吗?作者给了一个表给你参考。
人类都想知道事物是从哪里来的,是怎么做出来的,谁做的。你为作品说的故事能够影响人们的感受及对作品的理解,而他们的感受和理解会影响对作品价值的判断。
我觉得讲故事的能力是每个人都要学的很基本的能力,而我也是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这些的重要性。现在不是很多人在讲情怀吗,也就是说,赋予产品以生命会让用户更加接受它。所以,多锻炼我们自己讲故事的能力变得非常重要,而书也也给了我们一个简书的故事结构,我们需要做的真的就是多模仿优秀的故事桥段。而做这件事,作者的建议就是多分享,越分享越能说得精彩。
教是最好的学
不要吝啬分享我们懂的,这里还是很强调分享的作用。
重新开始
成为业余爱好者,寻找新的事物来热爱,然后全心投入学习,公开学习过程,记录下你的进度,并且一路分享,让其它人也能跟着你一起学习。晒出你的点子,如果出现了对的人,一定要密切注意他们,因为他们会有很多东西能分享给你。
很喜欢最后这一句,我想这句话给整本书作了一个总结,其实所以的点总结起来也不是那么难,但我们需要去结合自己的情况分析自己是否在每个过程都有感同身受的地方,在这个人人都在晒的年代,我们需要晒什么,怎么晒呢?我想,看完这本书后你应该有一个答案了。
从今天起,放弃分享那些吃吃喝喝吧,除非那是你的工作,那是你的方向,不然,没有人care你发的这些东西,因为跟他们没有任何关系,分享对别人有用,有启发的东西,同时,让别人更信任你,也更相信你在你所分享领域的专业度,只有这样,你才能出彩。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