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安德斯·艾利克森(Anders Ericsson)&罗伯特·普尔(Robert Pool)
这本书指出“异类”中提出的一万小时原理是不完美的,有缺陷的,不具备普适性。作者试图讲述什么样的练习才能称为刻意练习,以及是否天赋真的存在等问题。
对于我来说它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告诉我们那些我们认为很厉害的人并不是生来就拥有超人的能力,而是一点一滴的积累,我们往往过于高估天赋在其中的作用;作者还提醒我们,成功学讲的“只要你足够努力,足够勤奋,就能够达到你的目标”也只是片面的,我们还需掌握科学的进步方法,不然你可能只是原地踏步甚至是退步。
有目的的练习
可以这样说,我们所做的各种练习都是有效的,但其中有高效和低效之分。
一般我们会认为学会一种技能之后,一直重复在做的话就是一直在练习了。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比如开车,比如一般家庭主妇做菜等。研究表明,一般而言,一旦某个人的表现达到了「可以接受」的水平,并且可以做到自动化,那么,再多「练习」几年,也不会有什么进步。我们可以将这种机械性的重复称为「天真练习」,因为天真的我们指望这样反复做某件事情可以带来技能的提高。
而区别于「天真练习」之外的一种练习方法,称为有「有目的的练习」。有目的练习意味着要比天真的练习更有目的性,考虑更周全,而且更为专注。这种有目的的练习,才是刻意练习的基础。
有目的的练习具有四个特点——1有目的的练习有明确的目标
有目的的练习,主要是「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以至千里」,最终达到长期目标。如果目标过大就把目标分解成小目标逐个击破;如果不知道自己潜力多大难以设置长远目标,那就就设定短期目标——今天读它10页书怎么样?可以轻松做到吧?那我明天我看它20页好了,再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有目的的练习具有四个特点——2有目的的练习是专注的
书中提到一个实验,他们找了一位志愿者,为了测试他的记忆能力对他进行训练。在此之前人们对记忆的认知都停留在众所周知的那 7 个记忆单元上,实验者们试图通过练习来验证刻意练习是否可以提高人类在这方面的极限。实验最开始,确实这位叫史蒂夫的被实验者表现一般,以一秒念出一个数字的速度,他大概是只能记住 7 位数左右,这确实和我们以往的认知是一致的。但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他能记住的数字越来越长,在两百多次的练习之后,他竟然能够记住 82 个数字!这是所有实验者始料未及的。于是他们获得了一个重要的洞见:要想取得进步,必须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任务上。
有目的的练习具有四个特点——3有目的的练习包含反馈
还是史蒂夫的例子,在上面开展的记忆研究中,每次尝试之后,史蒂夫便会得到简单而直接的反馈,如对还是错,成功还是失败。他总能够知道自己在哪个位置犯了错,该如何作调整。一般而言,不论你在努力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反馈来准确辨别你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以及怎么会存在这些不足。如果没有反馈,你不可能搞清楚你在哪些方面还需提高,或者你现在离实现你的目标有多远。这里我们所说的反馈,可以是旁人给你提点的,也可以是自己给自己提出的。
有目的的练习具有四个特点——4有目的的练习需要走出舒适区
对于任何类型的练习,这是一条基本的真理:如果你从来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便永远无法进步。这也是我们一直说要逃离舒适区的原因,过于舒适放松的练习不是一个好的进步方式。但记住,别把自己推得太远,如果长时间过分地逼迫自己去挑战高难度的练习,可能会导致倦怠和自信心受挫。所以我们只需要发起那些处在舒适区之外又离得不太远的挑战,这种改变最为有效。
正面反馈很重要
我们来看看史蒂夫数字记忆训练的一个过程:首先取得进步,然后到了一个瓶颈,被困住了,寻找不同的方法来克服障碍,找到之后又能够稳定地提高,直到下一个障碍出现。不管什么障碍,越过它的最好办法是从不同方向去想办法,这也是这种方法需要导师或教练的一个原因。经验丰富的教练能够轻易知道你在什么地方会遇到障碍,可以为你提供克服障碍的方法。
尽管我们已经列出「有目的练习」的几大特点,但要想做到,并不见得那么简单。单单是一直保持专注并持续努力,就已经很难了。因此,动机的问题不可避免地浮现出来。所以我们说,有意义的正面反馈是保持动机的关键要素之一。这种反馈可能是内部反馈,比如你对自身某个技能上的提升有发自内心的兴奋和满足,也有可能是由他人(或自己)给的外部反馈,可以是一句赞美,或是一件礼物。这两种正面反馈对一个人能否能够在有目的的练习过程中坚持不懈地努力去提高自己的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在这里简单地总结有目的的练习:走出你的舒适区,制订明确的目标,为达到那些目标制订一个计划,并且有一套检验你进步的方法。对了,记得练习的时候保持专注,同时要想办法保持你的动机,也就是需要正反馈来刺激你的动机。
大脑就像肌肉,越练越大
这个概念在有关于意志力的书和李笑来老师都有提到过,人类大脑中有些回路,就像肌肉一样,越练越大。经常性的训练会使大脑中受到训练挑战的区域发生改变。大脑通过自身重新布线的方式来适应这些挑战,增强其执行那些挑战所需功能的能力。
科学家曾经分别对失明和失聪研究对象的大脑进行可塑性研究,其结果表明,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会根据你对它们的运用而改变。因此,通过刻意的练习,以我们期望的方式来塑造大脑,是完全有可能的。
拿乐器学习来说,音乐训练能够以各种不同方式改变大脑的结构与运行,使人们的音乐演奏能力进一步增强。换句话讲,最有效的训练形式其实不只是帮助你学会某种乐器的那些训练,而且是更深入和更高级的训练,这些训练确实增强了你演奏乐器的能力。当你演奏音乐时,这些训练改变了你大脑中的部位,从某种程度上提升了你自己的音乐“天赋”。
心理表征
提到这本书不得不提这个重要概念,心理表征在此书被重复提到,对于我来说却是一个新的知识点。书中对心理表征的定义:
心理表征是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对应的心理结构,或具体或抽象。
这么说可能有些抽象,举个例子可以帮助我们进行理解。例如一提起「蒙娜丽莎」,很多人脑海中便能够「看到」这幅名画的形象,这个形象就是蒙娜丽莎在我们脑中的心理表征。当然,每个人对这幅名画所创建的心理表征不一样,有些人模糊,有些人能够很清晰地「看到」很多细节。
这个区别就表现在这里——杰出人物与普通人之间的差距,正是前者心理表征的质量与数量优于后者。通过多年的练习,他们对本行业或领域中自己可能遇到的各种不同局面,创建了高度复杂和精密的表征,这些心理表征反过来使得令人难以置信的记忆、规律的识别、问题的解决等成为可能,也使得他们能够培养和发展各种高级的能力,以便能够更快地做出决策来应对来自这个领域的挑战。
在音乐表演领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最有可能取决于他们能多敏锐地察觉自己所犯的错误,也就是说,他们对音乐作品的心理表征有多么有效。在任何一个行业或领域,不只是音乐表演领域,技能与心理表征之间的关系是一个良性循环:你的技能越娴熟,创建的心理表征就越好;而心理表征越好,就越能有效地练习,以磨炼技能。也即是说,磨砺了技能,可以改善心理表征;而改变心理表征,也有助于磨砺技能。
最杰出的人练习最长
这次是从音乐领域的小提琴入手,对30位音乐学生每天的时间分配进行统计。经过练习之后,他们的水平逐渐拉开,分别是三个层次:优秀、优异和最杰出。由于他们平时一起练琴时间是一定的,最重要的差别就是,学生们课堂之外专心致志的进行独奏练习所花的时间总和。
有两个因素格外清晰:首先,要变成杰出的小提琴家,需要进行几千个小时的练习。研究者们并没有发现什么捷径,也看不出哪个学生是几乎不需要怎么练习,就能达到专家水平的「神童」。其次,即使是在那些有天赋的音乐家中,明显花了更长时间来磨炼技艺,总体而言他们比那些练习时间较短的学生成就更为突出。研究者们在这些学生小提琴家中发现的规律,与在其他行业或领域的从业者中发现的规律完全一样。也就是,最杰出的人是那些在各种有目的的练习中花了最多时间的人。
什么是刻意练习
那么,什么才是「刻意练习」呢?还记得上面我们提到的「有目的的练习」吗,刻意练习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上两个条件。
一个是刻意练习发生在特定行业,这个行业领域最杰出的从业者达到一定的表现水平,使得他们能与刚进入该领域的人们区别开来。这些活动包括音乐表演,舞蹈,国际象棋等体育项目,特别是依据打分来评判运动员表现水平的体育项目如花样滑冰,跳水和体操等。不适用的领域就是不存在或很少存在直接竞争的行业领域,如园艺爱好,企业经理,教师,电工等等。这些领域很难用客观的标准来评价卓越的绩效,你可能无法在刻意练习中累积知识。
另外一个就是刻意练习需要一位能够布置练习作业的导师,以帮助他们的学生提高水平。导师的经验很重要,他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平,知道如何正确引导学生。
刻意练习的特点
刻意练习发生在舒适区之外,而且要求我们持续不断地尝试那些刚好超出自己当前能力范围的事物。因此,它需要我们付出近乎最大限度的努力。一般来讲,这并不令人心情愉快。
刻意练习包含明确的目标,通常还包括目标表现的某些方面;它并非只是单纯指向某些模糊的总体改进。
刻意练习是有意而为的,也就是说,它需要人们完全的关注和有意识的行动。简单地遵照导师或教练的指示去做是不够的。学生必须紧跟他的练习的特定目标,以便能做出适当的调整,控制练习。
刻意练习包含反馈,以及为应对那些反馈而进行调整的努力。在练习过程的早期,大量的反馈来自导师或教练,他们将监测学生的进步、指出存在的问题,并且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必须学会自己监测自己、自己发现错误,并做出相应调整。这种自我监测,需要高效的心理表征。
刻意练习既产生有效的心理表征,又依靠有效的心理表征。提高水平与改进心理表征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不可偏废;随着人们水平的提升,心理表征也变得更加详尽和有效,反过来使得人们可能实现更大程度的改进。心理表征使人们能监测在练习中和实际的工作中做得怎么样。它们表明了做某件事的正确方法,并使得人们注意到什么时候做得不对,以及怎样来纠正。
刻意练习总是构建或修改那些过去已经获取的技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逐步的改进最终将造就卓越的表现。由于新技能的学习是建立在现有技能基础上的,因此,导师会为初学者提供正确的基本技能,使学生后来能在更高层面上重新学习那些基本的技能。
刻意练习原则
尽可能地进行刻意练习,是在任何一项事业的追求中变得更加杰出的基本路线。如果在你所处的行业或领域之中,刻意练习可以实行,那么,你应当采用刻意练习。如果不是,那就要尽最大的可能应用刻意练习的原则。
在实践中,这往往归结为带有几个额外步骤的有目的的练习:首先辨别杰出人物,然后推测是什么使他们变得如此杰出,接着再提出训练方法,这些方法使你也能像他们那样表现卓越。
一旦你已经找到这个领域的出杰出人物,那么,找出是什么使得这个人和其他人表现不同,这些差别造就了现在的他。
在绝大多数需要人类付出努力的行业或领域,只要以正确的方式训练,人们提高自身绩效和表现的能力将是巨大无比的。如果你练习做某件事情几百个小时,几乎可以肯定,你能看到巨大的进步,但那还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你可以坚持、坚持、再坚持,使你自己变得卓越、卓越、更卓越。你的进步有多大,取决于你自己。
在这里要提出一个人类的普遍错误思想,即认为某人的能力通常受到基因特征的限制。这种思想常常表现为「我不能」或者「我没办法」之类的表述:「我不是很有创造力的人」、「我不擅长和别人打交道」、「我不会画画」、「我运动能力很糟糕」等。但是,如上面我们提到的那样,在任何一个人们选择着重发展的行业或领域之中,人人都可以通过正确的训练来帮助自己大幅度地提高。换句话来说,我们可以塑造自己的潜力。
刻意练习的心态提供了截然不同的观察视角:任何人都可以进步,但需要正确的方法。如果你没有进步,并不是因为你缺少天赋,而是因为你没有用正确的方法练习。一旦你理解了这一点,进步就只取决于你能不能够找到「正确的进步方式」了。
对于商业世界中任何一个着眼于寻找有效改进方法的人,作者的基本建议是找寻一种与刻意练习原则相一致的方法,问自己以下这些问题:这个方法,是不是逼着我走出舒适区,迫使我去尝试做一些对目前的我来说并不容易的事情?它有没有提供关于绩效和表现的即时反馈,以及关于可以做些什么事情来提高绩效和表现的反馈?我制定的这个方法,能播不能够辨别出所处这个特定行业或领域之中的最杰出人物?有没有确定是什么因素将杰出人物与其他人区分开来?训练是不是被设计用来提高行业或领域内的杰出人物所拥有的那些特定技能?如果对所有问题的回答全都是肯定的,尽管也许不能保证那种方法能够多么有效,至少可以肯定,它是有效方法的可能性大得多。
开始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不只是针对那些很早就开始训练的孩子,或者追求长大后成为国际象棋特级大师、奥林匹克运动员或者世界级音乐家的孩子。每个人都可以对特定领域进行刻意练习。它适用于每个想学习怎样画画、编程、变魔术、拉小提琴、写出伟大小说的人。它适用于所有那些想掌控自己的人生、塑造自己的潜力、不向命运低头、不甘心于现状的人。
关于刻意练习还有两个忠告:第一个是一般的身体保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并保持健康。如果你疲倦了或者生病了,就更难保持专注,更易分心走神。如上面提到的研究,那些优秀的小提琴学生全都注意让自己每天晚上保持高质量的睡眠,他们中的很多人还会在上午的练习结束之后午休一会儿。第二个是将每次练习的时间限制在1小时左右。如果比那个时间长得多,你将无法保持长时间的高度专注。而且,你刚开始练习的时候,可能还要将时间压缩一些。如果你的练习时间超过1小时,记得要让自己休息一下。
专注和投入至关重要,因此,制订明确的目标,把练习课程的时间缩得更短,是更加迅速地提升新的技能水平的最佳方式。在较短的时间内投入百分之百的努力来练习,比起在更长时间内只投入70%的努力来练习,效果更好。一旦你发现自己再也无法有效地专注于练习了,那便停下来。一定要确保每天都保持足够的睡眠,以便能够最大限度地集中精力练习。
刻意练习是痛苦的,尽管你可能刚开始学得很快,但一段时间之后便会感到疲惫。你会怀疑自己当初定的目标是否可以达到。如果你不再相信自己可以实现某个目标,要么是因为你的水平已经倒退了,要么是因为你陷入了停滞阶段,此时,千万不要半途而废。这个时候需要在连续不停的专注练习中保持自己的动机。最好的建议是精心设置目标,以便你能持续不断地看到进步的实质性信号,尽管并不会总是出现重大的进步。将漫长的旅程分解成一系列可控的目标,并且每次只关注它们中的一个,也可以在每次达到一个目标时,给自己小小的奖励。
最后
刻意练习没有那么神秘,它揭示了一个现实:从长远来看,占上风的是那些练习更勤奋的人,而不是那些一开始在智商或者其他才华方面稍有优势的人。正是基于有效的刻意练习,有些人实现了从平庸到卓越的过程。最后,本书最广泛的意义在于,它介绍了一种关于人类潜力的新思考方式,提醒着我们:我们拥有更大的力量来掌控自己的人生,但我们以前却从来没有意识到。
handsome
2016-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