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最近的理解里面,交互是一种表达方式,可以说就跟人说话一样,带有一种从细节的隐喻里透出来的气质。比如:不同的表达方式带来的不同的感受。
纵深序列式交互体验逻辑和轴幅型模型给人的体验感受会不同。如果我在使用一个很有逻辑的工具型软件,我会倾向与归纳到一起,入口比较深没有关系,只要逻辑明确,就能准确的定位到自己想要的。但是与之相反的是,如果我在使用一个娱乐型产品,采用过深的架构,会让用户因为学习成本过高而导致用户目标和实际感受相悖。因为一般比较深的分模块架构都意味着信息量多,但是可以获取的有效信息就会更多,但是这也意味着操作的时候你的步骤可能是割裂开的。
比如我们在使用工具型软件,比如支付宝的时候,我们会从一堆堆叠的卡片里寻找认知模型来匹配,然后一步一步达成目标,但是在每一步里都有很多选项,导致这个体验不是一种沉浸式的用户体验,而是碎片化的,更像真正的用完即走。
这个如果要分析工具型产品很难转型社交的原因,从交互方面来讲的话,需要仔细思考一下(·····)
但是一些比较浅的产品,比如snapchat,就很明确,用一些非常炫酷的交互逻辑,因为你在点击的时候,产生的东西在这一页里,其实你的脑海里已经形成了一个认知模型,大部分时候,是可控的。
但是当你的交互逻辑变成上下左右滑动的时候,尤其是在app内部,其实会形成一种类似于新鲜和期待的感觉,因为这个时候你不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
所以很多“玩”类型的产品都遵循这样的交互,比如纪念碑谷,因为他们需要沉浸式的体验。
反过来说,就是。
要根据自己的用户的年龄层,确定用户的心理模型,适合怎样的交互深度和难度。
然后定位自己的产品和产品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框架
最后确定交互的逻辑,和细节,是为了把这些框架更完美的组合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