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记2016年6月22日至7月1日的泰国甲米之游。
每一段旅程的开始,总有一个原因,对我来说,最大的原因就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大概是去年的某天,看到一篇推荐甲米的文章,于是动了心,存了念,也就自然而然有了这次的旅行。
这是一篇多图、长文且夹杂了旅行中的经验积累、人文体验以及很多个人情感的游记。仅供各位参考,聊作鄙人回忆。
此篇衔接前文。
====6月25日====
早上慢悠悠地先把东西收拾好之后才出发,等我们回来就可以直接拿东西跟团出发了。这几天都没有吃到中餐,突然有些怀念了,于是找到了前一天在街边注意到的粤式早餐店吃早餐。店里老板是一对华人老夫妇,可能是第一代移民,已经扎根于此。老人能听懂的中文已经不多,不知道他们的后人会不会慢慢地就融入了当地文化,直至某一天再也寻不到自己的根呢。或者此心安处是吾乡吧。
我们喝了一碗白粥,吃了些点心。白粥熬得很稠,味道很香,如果老人有乡愁,大概这最本真的食物就是最好的寄托了吧。我们坐在街边一边喝粥,一边默默看往来的本地人,想象着他们的生活和喜怒哀乐。来泰国几天,这里的泰国人给我的感觉都很温和很从容。也许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性格都受宗教的影响,再加上甲米本来就是一个小地方,所以生活节奏慢悠悠不着急吧。饭后发现我们只剩一个小时去买一些要带走的东西了,于是到商城匆忙买好之后就往旅店赶。回到旅店发现旅行社来接我们的车已经等了一会了。和旅店老板来了一个临行合影,告别了甲米的第一个住处,今天在跟团游之后我们会直接入住莱利半岛的一个度假村。
旅行社的Tuk Tuk接我们之后又去了几处地方接其他游客,最后才风尘仆仆地赶去奥南码头。“风尘”二字是最好的注解,因为一趟行程下来我们身上已经蒙上了厚厚一层灰尘。绿化面积很大的甲米,竟然灰尘如此之多,其实是我们经过的公路两旁到处在开发,有着大片裸露的黄土。旅游改变了这个小地方的生态环境,但愿不会过度吧。
在码头集合之前,码头管理处收了每人10B的码头管理费,之后在水边等其他团游客陆续到达。码头旁停着一排古朴的长尾船,船头彩色的绸带在明媚的阳光下熠熠生光。一想到马上就要出海,心里不可说不激动。大约1点半我们终于登上了两层的游船,游船上有一个简便的洗手间,可以容纳40人左右。一开始我们费力地背着包裹登上了二楼带有遮阳棚的甲板,后来因为下水方便且没那么晒就换到了一楼。海面看似风平浪静,但是实际上浪潮不小,游船在风浪中颠簸得比我们想象中的厉害。在摇摆中吹风、看海、看天,这是我期待已久的感觉,甚至心里暗暗地想,船不要停,就这样带我穿洋过海一直漂流吧。
七岛游第一站是鸡岛,大家下水浮潜,之后第二、三站是连着的两个岛,是另收费的,可以选择不去,不去的游客被带到岛的侧面继续浮潜。由于不会游泳,并没有真正体会到浮潜的乐趣,反而被大海给吓到了。虽然如此,心中不是想着远离,而是希望学会游泳再来体验一次在无边无际的大海里面畅游,这种感觉应该很自由吧。
虽说是七岛游,我们到的地方却怎么也数不出来7个,两次浮潜之后就到了莱利半岛的帕南海滩玩水、看日落和吃晚饭。这里的沙滩很纯净、细腻,是我见过的沙滩里面数一数二的了。在沙滩上像小孩子一样玩得不亦乐乎,同一个团里面的一对母女和我们一起踏浪、拍照,开心的时光转瞬即逝。虽说雨季的沙滩落日没有旱季的美,但是还是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夕阳西下的每一个时刻都可以定格为最美的画面。及至夜色降临,海水也转凉,我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最后一站仍然是浮潜,这一次我抓着船舷看到了水下的荧光生物,可惜不能带眼镜根本看不清,看来除了学会游泳,下一次还要准备有度数的潜水镜。
结束了一天的行程之后,旅行社的船把我们放在了莱利半岛的码头并通知酒店的人来接我们,然后顺利入住海边山坡上的独立小木屋。坐在阳台上,面朝大海,整个世界都已经和身后的小山一样静谧下来,只有湿咸的海风、此起彼伏的海浪拍岸声和隐隐传来的马达声提醒着我们此刻身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