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网上刷微博,看到里面有说关于最艰苦的日子,其中有一条就是,大学毕业刚接触社会的那段时间,这岂不就是我现在的生活状态,于是我问自己,我现在苦吗?每天早上6点起床,到楼下散步半个小时,吃个早餐,回来收拾一下,去上班,工作虽然不是多么高大上,但是勉强可以度日,手紧一点,开支小一点,一月下来还会有不少的结余。但是为什么还会有人说艰苦呢?我觉得刚毕业的大学生如果觉得自己苦,原因有两个:第一是生活带给自己的,刚毕业,工作没着落,看着大家在找工作,于是惶惶然胡乱找了一个,找到这个是不是自己想干的,是不是自己擅长的,是不是自己喜欢并且愿意花费一些时间和精力去做的事,如果不是,那工作对于自己来说仅仅就是一个谋生的手段罢了,用自己的一部分生命来换回生命的延续,为仅存的生命换来保障。人生不过短短数十载,一天8小时已经错过了,那仅剩下生命的三分之二,有怎么会活出生命的长度和宽度?另一种是来自心理上的,刚毕业的大学生,就像刚从温室里出来的嫩芽似的,还没有经历过酷暑的炎热和严冬的寒冷,只是听闻“社会很残酷”,但是社会又残酷到哪种程度,残酷的方式有事怎样的,他们不得而知,也没有人愿意告诉他们,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得从头开始,一切都得自己摸索,莽莽撞撞的,撞到头破血流,也便磨平了棱角,摸出了“最艰苦的日子”。
从电影“失恋33天”中得知,最艰难的日子就是黄小仙说的“一包方便面都能分成两顿来吃,一个调料包都能当一次午饭”,真的会这样吗?人,之所以恐慌就是因为没有物质保障的前提下还得负重前行,还记得那是我上大二的暑假,和两个朋友去了南方的电子厂工作,被人“卖”了一次又一次,“榨”了一次又一次,三个人,在工作安排好的那天身上仅存100块钱,为了庆祝这一“伟大的”时刻,特意在工厂门口买了一包3块钱的烟,抽着抽着不禁泪如泉涌,我在心里暗暗发誓,以后绝对不会再过这样的日子,不会再给自己有这种物质没有保障的日子,那种“慌”,真的是我这辈子最难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