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真的是太奇怪的动物。前些日子,学习心理学讲到一个概念,大脑的可塑性。
人类大脑有着惊人的可塑性。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神经科学家相信一定年龄(也许是只有7岁)之后我们的大脑就会定型,不可改变。然而这个观念后来遭到了颠覆。颠覆它的是一个蓬勃发展的新领域——神经可塑性。这个新领域让我们看到,连高龄大脑的可塑性也远远超过了我们曾经所想象的。这里说的不是思维水平上短暂、表面的变化,而是生理结构水平上持久、切实的变化。神经元以及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对行为甚至思想做出反应,就会导致大脑回路的工作方式发生切实变化。恐惧脑和快乐脑(或阴雨脑和艳阳脑)的回路尤其具有可塑性。这意味着,我们在恐惧和快乐方面的经历让我们拥有了独一无二的大脑,里面有着一套极具个人特色的回路和连接。我们每个人都以我们独有的方式对恐惧和快乐做出反应,情感脑反应方式的这个根本差异塑造着我们对周围世界的诠释。我们现在知道,如果我们改变自身的认知,那么我们也就可以重塑我们的大脑。(作者:asqi1 来源:CSDN 原文:https://blog.csdn.net/asqi1/article/details/39289353 )
前几年谈霾色变,还掀起一股不小的逃离北上广,给孩子一片蓝天的行动。可是,真正能够实施的又有几个呢?一部分逃离北上广的人,又忍受不了太过平静的生活,大义凌然地又回来了。所以,与霾共存,霾头苦干,不再是段子,而是真正的生活。
早上通勤,地铁里面雾蒙蒙一片,一开始,我以为眼睛疲劳花眼了。到了11层的办公室,看向远方的三环立交桥,就像仙境一样,依然雾蒙蒙。霾有危害,大家已经被深深的科普过。于是利用我们丰富的大脑神经,和高速的物流水平,打造了人人戴口罩的新现象。还拓展了新功能,就是可塑性。机体长时间的暴露雾霾之中,已经逐步适应了这种重口味。到了一个空气纯净之地,反而很不适应。也许是个玩笑,但这是身体进行自我调节和重塑的作用和机制。也许,再过10年,我们的基因可以产生对抗雾霾的因子,这也是符合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的。
曾看过一篇文章,讲述远古时期,北极熊和熊猫本是近亲。因为地壳运动,互动区域被断裂分离。它们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不管富足还是恶劣,产生了新的生活方式去适应和发展,并生存繁衍至今。现在来看,它们从外貌到习性,根本联想不到它们是近亲,这也是适应和可塑的作用。
夫妻生活得时间长了,有一个特点就是越长越像。仔细观察了一下我和先生,有点往这个方向发展的趋势。几十年的岁月相守,一些老夫妻根本不用说话,一个眼神就够了。共同的饮食习惯和生活节奏,也对两个人产生了类似的影响。在此,我不反对个性的存在。可能一个嗜辣如命,一个偏好清淡。如果都为对方考虑,适用对方的节奏,最后饭桌上的饭菜一定是取个中,微辣清淡的菜品,或者被另一方同化。这也是适应和自洽的作用。
不论是生活,还是工作,你的身上一定会带有某人的影子,这个人一定是对你影响至深,尤其是在性格塑造时期。没有人是生来不变的,愿你变得越来越好,活成自己想成为的那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