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有了女儿,便开始不自觉的注意周围的小朋友。
隔壁阿婆带的孙子孙女,依然每天嚎啕大哭,阿婆烦的时候还是会打两个小家伙,每每听到他们的哭声,心情总是莫名的烦闷。
理解阿婆一个人带两个小朋友的辛苦,更多的是心疼两个孩子,不知道这样的婴幼儿时期的遭遇,会给他们未来的人生带来怎样的创伤。
前两天带女儿散步,走到药店旁边的时候,看到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旁边的年长者应该是他奶奶。
看样子祖孙二人才从家里出来,奶奶还带了个小马扎,刚刚坐定,我觉得奇怪,这个时间小朋友应该在幼儿园的。
走到跟前,见老人家面带笑容的看着我,就忙打招呼,问道:怎么没有去上学呀?
回答我的不是小男孩,是那位奶奶,奶奶说:人家不要他呀,这孩子发育比较迟缓,脑袋比较笨,人家不要他?
咦?什么人竟如此说自家孩子,“为什么不要他?学校可以这样做吗?”
“哎呀!他面试没通过呀,人家问他是男生还是女生,他跟人家说自己是女生。”
“他总乱讲的呀,人家问他什么颜色,明明是黄色,他非说是红色,人家不要他呀。”
在奶奶说话的空档,我才注意观察小家伙。
小家伙长的个头蛮高的,国字脸,挺精神的,只是看上去怯怯的,不太敢与人沟通的样子,他就站定在那里,听着奶奶说他的不是。
奶奶又道:他太笨了,可能是发育的不好,说话都说不清楚的,要不你问他的名字,他不会讲的。
看着小男孩难为情的样子,我实在不想难为孩子,并没有问他什么问题,只微笑着对他讲:没关系的,你想讲就讲,不想讲可以什么都不说的。
奶奶见我不问,就凶凶的对小男孩说:阿姨问你名字呢,你讲给阿姨听,快讲。
小男孩吃力的,好半天才说到:孔……
我确实没有听清楚。
奶奶紧接着就说:他叫童……,你看他,他就是不会讲,我怎么也教不会呀,他这个姓又难写,到现在都不会写自己的名字,隔壁阿姨家的小孩才三岁,人家都会写全家人的名字了。
“我又不识字,原本他跟我在老家的,在老家上幼儿园,他爸爸说我整天就知道种田,都不管他,要把他带在身边。”
小家伙一直用手揪着自己的衣角,用立定姿势站定,眼睛盯着地面,时不时的抬眼望一下婴儿车中的女儿。
“来了深圳个头是长高了呀,身体是好了呀,可是人家学校不要他,我又做不了事,几个月了都不能出去做事。”
“我天天骂他,用我们老家的话骂他,骂的很难听,他爸爸叫我不要骂他,说我骂的太难听,我一骂他,他爸爸就跟我生气”
奶奶穿着朴素,皮肤黝黑,头发浓密且乌黑,不经意间掠过奶奶胸前,竟没有穿内衣。
我知在城市里一般像奶奶这个年岁的人,是不会如此穿着的。
奶奶还在继续说:他姐姐,在莲花山旁边那个叫什么学校呀,掏钱去念的,一年要十几万。
“她不好好学呀,周五放假回来,她就在那里玩,周六周日还是在那里玩,就是不写作业,他爸爸还叫我不要骂他们”
“结果周二那天他爸爸说他考试才考了30分,他爸爸说我宁愿我自己一脚踢死她,也不要你骂她。”
不知是不是一个人面对孙子孙女两个人有些束手无措,又得不到儿女的理解过于苦闷。还是其他什么原因,老人家一口气跟我讲了很多。
“他妈妈走了,离婚了,我跟他说你看没人喜欢你,你那么笨。”
“他跟我说:我妈妈喜欢我。”
“我就问他:你妈妈喜欢你,你妈妈在哪呢?”
我忙制止奶奶:您尽量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跟对别人讲孩子的不好,这个对他影响挺不好的。您不要总骂他,小孩子多鼓励鼓励,慢慢就都会了。
可是我的话对奶奶似乎不起什么作用。
“我也不想呀,可是我没办法呀,我也没读过书,今天中午我就在那哭呀我,哭的眼睛都肿了。”
“他在旁边看到了还跟我说:奶奶你别哭,你别哭。”
看着小男孩,心里五味杂陈,孩子现在这个样子也许根本不是什么他太笨,更不是什么发育缓慢。
这样的家庭教育,这样的语言暴力,小小的他怎么承受的起。
小男孩似乎感受到了我的善意,怯怯的走过来看我女儿,我对他说:这个是我家妹妹她是小女孩。
他走过来,抓起车上的玩具要递给女儿玩,我对他说:妹妹现在什么都会放到嘴巴里吃的。
还没待我多与小男孩说几句话,奶奶又道:你看他胆子就是一直这么小……
女儿哭闹起来,无奈,只得对小男孩说:妹妹困了要睡觉了,阿姨先带妹妹回家睡觉。
看着小男孩望着我们离去时渴望的眼神,让人百感交集。
每一个小孩都是坠落人间的天使,做父母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维持稳定的婚姻生活。
老人的无奈,孩子的挣扎,都是为人父母失职所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