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实实在在的产品?
罗永浩目前在做手机,他的产品看得到摸得着。罗振宇做了罗辑思维、得到,我感觉他的产品是看得见、摸不着的。
实物可以是产品,比如电视、衣服、自行车。服务可以是产品,比如理发、护肤、运输。
我的产品是什么呢?现在我做坐总包工程项目管理,我想我的产品就是完成管理工作吧。但是我发现我对管理一无所知。
每天这样读书写作,总是感觉到一种空虚。我觉得目前我的阅读和写作不产生价值。或者说,我生产出来的文字没有销路,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在奶茶店门口站着,听见周杰伦的音乐。我想,同样的歌曲,周杰伦唱,很多人会买单,我唱,没人买单。更不要说周杰伦唱的歌都是自己写的,很多人要唱他的歌,可能也要向周杰伦付钱。同理啊,同样的道理,名人写出来,一大堆人喝彩,我写出来,没人看啊。
也许写作的意义不在于得到别人的喝彩或者得到别人的钱。但是,如果我打算以写字为生,我必须要考虑了,我写什么样的文字,才能有价值;我写什么样的文字,才能对别人有帮助;我写什么样的文字才能解决别人的问题。
什么是管理?管理什么?怎么管理?
我想,各个专业领域都有其不同的原则原理,就像物理世界的规律一样。执行者必须按原则办事。要了解一个专业领域,就是要了解这个领域里比较特殊的原则。试着举例说明。
会计成本是指你在经营过程中付出的成本,不包括机会成本;经济成本是你从事最优策略进行经营后获取的利润,包括机会成本。同样的经营过程,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从会计专业角度考虑是盈利的,从经济专业角度考虑是亏本的。比如最近制造业比较凋敝,IT产业比较繁荣。你在制造产业工作,也是可以生存生活的,还能攒到钱,从会计角度去考虑,你整体上是盈利的;但是如果你从事IT产业,你能赚的更多,甚至是两倍三倍的工资,从经济角度考虑,你亏了不少。人们对机会成本是有感觉的,所以很多人跳出原来的行业,从零开始进入iT行业。
写作本质上是一种交流活动,但是过去的写作往往是单向的、居高临下的交流。其实演讲和写作类似,但是不同之处在于,写作中输出和输入是一个分离的过程,演讲中,输出和输入是同时发生的。说白了就是唱片和演唱会的区别。
写作是一个传递的过程,通过写作,人们可以传递各种各样的故事、观点、知识、事实等等。在过去,写作的结果往往就是一本书。书的价格千差万别,但是有一个有趣的现象:
同样一本书,英文版买的很贵,而中文版却卖的很便宜。
此事说来奇怪,把书翻译成另外一种文字之后,虽然工作量增加了,但是书的价格却降低了。
中国人向来狡猾,花钱的时候必精打细算。在我国,人们买书时,真的是在买书。付出的价格里,大头是印刷成本。而在国外,人们卖书时,买的是书里的内容。这就能够解释为什么一本简装(比平装还差)的、印刷粗糙的外文原版书会比精装的、印刷精美的中文书要贵上一倍。就好比,中国人买衣服的时候,更注意衣服材料、裁剪、做工等,然后追求最高性价比,二外国人卖衣服时更注意衣服的款式、设计风格等等。这样说有失偏颇,但是基本道理就是这样的。所谓买椟还珠,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审视自己,感觉自己还是浮夸。或者说自己抓不到重点。几天前有位领导来演讲,讲到了如何做人,如何做企业,讲到了胡焕庸线,讲到了世界500强企业的发展史等等。内容确实不错。但时我发现我在意的居然是他的幻灯片排版太差,字体都不一致。然后这个人演讲的过程中一般是读稿子的,真的让人接受不了。明显,我的焦点不太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