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这个人的名字有点怪,叫赵小马。
赵,是因为他父亲姓赵。
叫做马,可是家人希望他像马儿一样健康,且行走四方。
他七岁那年,他养驴儿的舅舅回家,他爹、他娘就和舅舅商议,决定让他去和舅舅一起去赵地主家养驴儿。
他当时在旁边,觉得这实在是合情合理,没有理由反对。当驴儿官又很多好处。
一是可以吃饱饭。舅舅那总是得管饭的。
二是可以攒钱。只要能把驴儿照顾的好,就没什么事。银钱可以积攒起来,将来出去娶亲也可以,买几亩田也可以。
小马到的那天,恰逢庙会。
庙会真热闹:卖糖人的,卖面具的,卖花灯的,卖糕点的,卖糖葫芦的,卖绒花的,卖胭脂的,耍猴的……他什么都想看看。舅舅一个劲地推他:“快走!快走!”
『贰』
小驴官的日子清闲的很。
一早起来,就去给驴儿喂食,打扫驴圈。
驴儿的脾气都不太老实,不过给他们喂了食就会消停不少。他把驴儿赶到一起,清扫当天的驴圈。
然后,挑水,扫地。等舅舅起来,教他一些新任务。
这地主家人口简单。一共六个人。
连舅舅和小驴官在内,三个下人。
老爷六十多了,是一个不爱说话的老头。不过他很少出门,天气晴朗的时候会在院子里晒晒太阳,喂喂鱼。
他老伴死的早,所以没人听他读书,看他写字,他觉得无趣的很,就养了一些鱼儿在院子里的池塘。
下边是他儿子和儿媳妇。儿子四十多岁,同样少言寡语,曾经有过一房媳妇,不过后来跟一个长工跑了。后来他就话更少了,不认识的人会以为他是个哑巴都有可能。
他的媳妇二十岁左右,前两年和妹妹流落街头,被人牙子卖到了赵家。一年后做了赵家少爷的媳妇。她也不爱说话,不过可能因为年轻的原因,她倒是很爱笑。
下人里头,舅舅是管家。
不叫账房也不叫管事,却叫管家的,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他确确实实在这个家干着管家的职务。
他屋里有一张小桌,小桌上有一摞账本和算盘。
账簿有三本:一本是驴儿和田产收入,一本是花销,一本是外部赊欠。
还有一个八岁的小丫头,是少奶奶的妹妹。
她平日负责做饭洗衣,也有例银。
小丫头和小驴官儿年龄相仿,家境也相似。所以小丫头提水的时候,小驴官儿会帮忙;小驴官儿喂驴儿赶不上吃饭的时候,小丫头也会给他留出来。
俩人也时常手挽手一起去玩。
『叁』
在舅舅的教养下,小驴官而才慢慢知道养驴儿的一些门道。
比如:草料要求“寸草铡三刀,没料也上膘”。就是说草料多切几次,便于驴儿咀嚼和消化。
再比如:“早料喂在腿上 迟料喂在嘴上”,意思是说早上尽量把驴放到外边去吃新鲜的嫩草;晚上归来尽量吃料槽中的草。
还有:“冬喂干 夏吃湿,少添多喂最肯吃!”。冬天喂干料,夏天喂湿料,每次少一点,多喂几次;喂的越勤越好!
小驴官儿的驴儿喂的越来越顺手。转眼就到了年根儿。
年底,下人是不回家。他们忙前忙后,一刻不得闲的准备着过年的事件儿。
下人们过年得到的赏钱也多,晚点回家也就没那么紧要了。
小驴官儿忙里偷闲的用自己挣的赏钱给家里买了一些不易坏又好吃的吃食。
还顺道给小丫头买了条红头绳。
『肆』
正月十五那天,大家早早收拾完了,去逛灯会和放灯。
小丫头手巧的很,自己做了两个结实的花灯。
递给小驴官儿一个。
小丫头有些闷闷不乐。小驴官儿给她买了糖人,她依然不开心。所以,小驴官儿也闷闷的不开心。
过了一会儿,小丫头才轻轻的问:
“你回家了还回来吗?”
“回来。”
“那你回家呆几天呀?”
“十天。”
“你回了家会不会想我?”
“嗯。”
“那你早点来陪我玩!”
“嗯。”
小丫头终于开心了起来,小驴官儿的心情也好了起来。
他们把灯托起,点上。看着它渐渐飞远,越飞越高,渐渐融入了银河,像原本就是一颗明亮的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