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遇见,一路有你
短短两天18h的学习,虽然已经结束,但课堂上的点点滴滴&大家的泪与笑都依然历历在目!
作为一个2年零4个月的全职妈妈,刚刚重返职场1个月,由于长期单一养育人的问题,造成孩子存在明显的分离焦虑。。。易哭闹、情绪变化大、暴躁易怒,眼看曾经的天使宝宝变了模样,作为母亲的我甚是焦急,就在这个时候我遇见了一戈老师和她的正面管教课堂...于是,带着育儿方面的种种疑问,怀着忐忑又紧张的心情,走进了“正面管教”的课堂。
1.用上方卡去了解自己
举个例子,当你收到下面四个包裹:压力和痛苦、无意义和不重要、批评和屈辱、拒绝和打扰,你会最想拒绝哪一个?第二想拒绝的呢?
a.压力和痛苦是“乌龟”—安逸型; b.无意义和不重要是 “狮子”--力争优秀型; c.批评和屈辱是“老鹰”--控制型; d.拒绝和打扰是“变色龙”--取悦型
通过测试,我自己就是老鹰&乌龟的结合,大部分人教养孩子的方式都来自于我们的上方卡即生活态度取向,而我们的生活态度取向大部分是7岁以前就形成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大部分人对孩子的教养方式或多或少会受到自身童年的一些影响。一般来说,在无压力情况下表现的会是你的第二选择的特性,压力情况下表现的是第一选择上方卡。而识别自己的上方卡,是有帮于更好的了解自己和家人,确定合适的沟通方式和对待孩子的方式。
2.错误目的表
孩子的哭闹、磨蹭、无理取闹,大部分都被父母理解为不听话、任性,也会激发父母许多非理性的语言或行为,但从来不会去想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而通过对《错误目的表》的学习,可以帮助父母更好的了解孩子情绪背后的原因,错误目的是层层递进的,根据父母的感受,错误目的也是不一样的,父母要根据自己的感受对应孩子背后的错误目的,采取不同的沟通方法!通过学习,我自己也是对照错误目的表发现,糖糖平时生活中出现的大部分错误行为都以寻求关注和寻求权利居多,就是说在日常的养育管教中,我和孩子还未真正建立起牢固安全的养育关系,所以才导致孩子的频繁哭闹、无理取闹,其实只是为了寻求父母的更多关注。
3.多鼓励,少表扬
从古至今,在大部分人的意识中,都会觉得“表扬就是最好的鼓励”,很少有人能区分……其实我们经常听到的“你真棒”“你真乖”这类宽泛的表扬,看似有用,但经常使用,会使孩子们麻木、演变成讨好型人格,在孩子的潜意识里形成一种“我的努力就是为了得到他人的表扬,而却不能真正明白努力的本身究竟是为了什么”。而鼓励性语言,更多是客观的,以孩子自己为主体的,比如“这是你努力的结果;你一定会为你自己感到骄傲的”,这会使孩子在潜意识里形成一种“只要我再努力一点点,我就可以更好”的心态,相对的,这样遇事努力再努力,受挫能力也会更强,他们明白这些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为了自己,为了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如同一戈老师说的“表扬就像好吃的糖果,美味但不能天天吃;鼓励就像日常的饭菜,虽然普通但是不可或缺”。
4、赢得合作四步骤
在接触正面管教课程之前,其实自己也有翻阅《正面管教A-Z》,从里面了解到“和善而坚定”“有限选择”“设定界限”等等,但却忽视了很重要的一点“认同感受”!通过赢得合作四步骤的学习,可以说让自己把这几点很好的贯穿起来,遇见孩子出现的各种问题,告诉自己先不要急于下结论,首先必须是接纳感受,接纳孩子的感受,无论孩子出现哪种行为的背后归根到底都是有一种情绪在作祟,接纳感受帮助孩子说出他的感受,后面的一切也就会迎刃而解;其次是共情&诚实表达,这样也是拉近父母和孩子的距离,让孩子觉得原来我神一般存在的爸爸妈妈也有小时候、也有这些和我一样奇奇怪怪的想法和感受;最后才是解决问题,而平常我和孩子之间用的最多就是有限选择,给出选择,让孩子自己自主选择,她会觉得自己得到尊重;如果孩子大一点还可以选择头脑风暴,下次在我家也要试试看!
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以渔,正面管教给予我们的正是这个渔。但同时我们的转变需要时间,我们的技巧需要反复练习,它会成为我们的习惯,成为我们的反射,而且在实践中不断修正。我相信不同的孩子对待不同的工具接受程度一定也是有差异的。我们不必一股脑的把所有的工具都施展在孩子身上,而是要找到孩子更乐意接受的那几个。
“治愈自我,疗愈他人”,没错,如果这是一场修行,那么一定是我们作为母亲这一人生重要角色中不可或缺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