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道君语:
“生命要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体重一定要浪费在美味的食物上,爱情一定要浪费在你爱的人身上。”
后日小寒,风寒雨冷天马上就要升级,整日阴郁冥冥,就算阳光灿烂,身体也一样不停地打颤,真是“小寒小寒,冻成一团”。
想起幼时,像这样的天气,别说大人,就是平时爱出门闹腾的孩童,一到起火烧柴时间,都喜欢窝在厨房里烤暖。
柴火灶烧水煮饭,松木枝一直噼噼啪啪响,小儿嬉戏大人漫无边际地聊,就是炉火旁的小猫赶都不肯走,烤得浑身发暖。好像天气越是冷,人们越喜欢窝在一起烤暖。
除了烤火,人们也喜欢用食物给自己加暖,烤红薯、烤甘蔗、烤橘子......一口接一口的温热,吃得胃暖,烤得心暖。小寒小寒,边烤边暖,再严的天都不漫长。
/ 烤橘子 /
烤出生活温暖的甜
朋友特别喜欢吃橘子,从秋到冬从不间断。但她说,秋还好,入了冬,只是小吃一瓣,就禁不住打寒颤。
每回吃完,都忍不住跟自己先生嚷嚷“太冷了”。她先生看不过去,看她又想吃,就自个走到厨房,支起煤气炉,捡上几个皮薄的砂糖橘,筷子一撮,在炉火旁守上半天,烤橘子。
朋友在一旁陪聊:“烤橘子是不是咳嗽了吃比较好?”“不咳嗽吃也好,暖身。”
烤橘子算不上麻烦,聊一会,皮就已经烤得微微发焦,“熟了”。两手一掰,橘子皮顺手摊在炉边,发出几些香气,闻着都暖滋滋的。掰下的果肉,叫好友趁热吃。
她说,烤熟的橘子,黄橙橙的冒着丝丝热气,尝一口,果肉在嘴里爆开,是温热的甜。
好友说,她没想过要先生烤橘子,不过是吃了冷橘就唠叨几声。只是她也觉得,这十来分钟,两个人凑在暖炉旁,烤橘取暖,便觉得又暖又开心。
寒冷天,把冷橘烤暖,不过是舍不得你冷。人生相知,最好便也是遇上一个知冷知暖的你。
/ 烤红薯 /
握在手心里的暖
摸不到边的寒冬腊月天,夜晚回家总喜欢在家附近的烤红薯摊买上一个,一边吃一边暖手。
那是一对大爷大妈在烤红薯。大爷负责吆喝、烤薯挑薯,大妈打打下手、过称收钱。买过的都知道,大爷是个挑薯的好手,想要甜的、香的、软糯的,准能挑得合乎心意。
但大爷挑薯从来不戴手套,大概是因为这样挑得够准。不过来得多了就知道,大爷其实是要在这轮番上阵烘烤的薯里,挨个挑只汁水饱满的甜薯,晚上留给大妈吃。
有一回马上要收摊了,大爷悄悄从炉膛拎个滚烫的甜薯。
够甜的红薯,生的时候看不出来,烤熟了就不一样。薯皮发皱,汁水多得可以从薯皮的边边角角漏出几点“薯糖”,沾到手里黏糊糊的。
大爷顺手用旧报纸一包,递给了身旁的大妈,说:“暖暖手”。大爷光着手烤了一天薯,大妈就让他戴上手套搭在桶盖上取暖。
冬日的夜晚,大妈吃着甜香热腾的红薯,大爷就靠着炉膛炭火搓手取暖,等她慢慢吃完。
幸福的模样,大概就是在寒冬夜里,有个人陪你吃暖烤暖。
/ 烤甘蔗 /
热乎的甜填满心间
想到烤着吃的美食,最甜的应该是“烤甘蔗”了。
第一次知道甘蔗可以烤是因为奶奶。那天,烧水的炉灶空了,奶奶趁机丢了几块木炭进去,上面搭个小铁架,到后院砍几根甘蔗棒,斩成手肘一样大小,黑乎乎一排摆在架上。
奶奶一边烤暖,一边时不时给炉灶煽火。等到炭火烧得火红,甘蔗烤得发烫,远远就能闻到糖香时,甘蔗就熟了。
爷爷回来了,随手拿刀,削开皮,白白净净的蔗肉冒着丝丝热气,凑过去吸一下鼻子,甜蜜蜜的,马上咬一口,哇!是热乎的糖甜。
事实上,奶奶不喜欢吃甘蔗,加上牙齿不好,更懒得啃。怎么想烤甘蔗呢?主要是爷爷爱吃。
他们两饮食偏好差别很大,光是米饭都有软硬不同吃的喜好,但很少为此吵起来。好比甘蔗,爱吃更甜的就烤着吃,不想啃就榨汁,生吃怕冷那就水煮......
自己不爱吃,爷爷又贪嘴,烤暖时就顺便给他烤几根;爷爷平时做饭,知道奶奶喜欢软米饭,便把米拨两半,一边水浅一边水深。这样既不将就委屈自己,又考虑到了对方,两相欢喜。
以这样的方式他们相处生活了五六十年。人生里最暖,是爱人把体贴藏在生活的关怀里,懂你口味,知你心意。
像小寒这样的寒风腊月天,“彼此取暖”像个温暖得刚好的词。
它让我们在冷到发懒的季节里,也有一种热烘烘的暖,它或许是来自于一份热乎的小吃,或者是一个可以依偎取暖的人......
后日便小寒了,愿你把身体烤暖,把寒冷驱赶得一干二净,把生活的烦恼消融在暖暖的热气中。
文字为物道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