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信异常活跃的今天,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被迫消费,各种信息、新闻、文章铺天盖地袭来。见惯了各式各样的鸡汤,以致于一看到推送的题目,便能对所陈所述猜个八九不离十。无非一些泛泛内容,蜻蜓点水,无关痛痒。虽然图文并茂排版精良,却并未留下深刻印象。
最先入眼的不是书名,而是书背面的一句话:“以自己的努力定义自己的人生,不要让未来的你讨厌现在的自己。”起初以为又是鸡汤类补脑书籍,并未产生很大兴趣。鸡汤看多了,反倒有点腻烦。然而当我翻过正面时才真正被她惊艳,自此饶有兴趣不肯罢手了。
确切地讲,是被它的名字吸引了。“要怎么收获,先那么栽”,巧妙地采用倒推的方式讲述一个人尽皆知的道理:若想得到你想要的,必须付出应有的努力。这与中国古代的俗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异曲同工之妙。然而不得不承认,该句赠言源于此却高于此。无论从内容和方式上,都有一种令人惊喜的升华。一旦入目,再难忘却。
虽然我们错过了胡适一百年,但是文章里并没有晦涩难懂的句子,甚至找不到任何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的痕迹。流畅自如,一泻千里,字里行间充满着希冀、温暖和力量。那是一种心系青年兼济天下的悲悯情怀,是一个时代奉为圭臬的文化标杆。
在文章中胡适先生提到:“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读来大呼过瘾快哉。与其畏畏缩缩,战战兢兢,倒不如迈开步子,给自己一个机会去尝试去闯荡。叹什么职运未卜前途渺茫,活一天自有一天的体悟,过一天自有一天的滋味。
该书结尾处附了胡适先生的一封信,题目叫做《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信中提到:“学生的生活是一种享有特殊优待的生活,不妨幼稚一点,不妨吵闹一点,社会都能纵容他们,不肯严格要求他们负行为的责任。现在他们要撑起自己的肩膀来挑他们自己的担子了。”不得不承认,有些时候我们选择继续深造,很大程度上是对现实的畏惧与规避。这种对于涉世的怖怯源于对自己缺乏自信,对社会缺乏担当,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与“逃兵”几乎无异。
“少年人初次和冷酷的社会接触,容易感觉理想与事实相去太远,容易发生悲观和失望。多年怀抱的人生理想,改造的热诚,奋斗的勇气,到此时候,好像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了。渺小的个人在那强烈的社会炉火里,往往经不起长时期的烤炼就熔化了,一点高尚的理想不久就幻灭了。抱着改造社会的梦想而来,往往是弃甲抛兵而走,或者做了恶势力的俘虏。回想那少年气壮时代的种种理想主义,好像都成了自误误人的迷梦!从此以后,你就甘心放弃理想人生的追求,甘心做现在社会的顺民了。”
这段话是胡适先生对于大学生初入社会的描述,以将近百年之前的视角穿透历史尘埃,直达现今。精辟独到,令人自省自惭。虽行走当代,背后却仿佛有一双深邃的眼睛,洞悉着如今各怀心思的我们,从未离开。
以信结尾处的一句话作结:“在你最悲观失望的时候,正是你必须鼓起坚强的信心的时候。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