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1324/2023-08-15

自我观念里对于教育一直都不是特别重视,认为学习是自觉自发自律的,整个家族成员都不太备具热爱学习的基因,因此家族里头也一直出不了学习成绩特别优秀的小孩。完全是种小农思维的教育理念,觉得识字识数够用就好,这种观念已深入到骨子里,难以改变。在教育的角度看来真是一种莫大的悲哀。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道理虽懂却不透彻。一直都想谈谈自己这个小镇青年对教育冷淡心理是如何形成的。小学、初中似乎没有被大人具体关心过学习或者如何去学习。印象中大人的期望就是要“好好读书”然后就没有然后,各忙各的去了。而对山村教师的印象则是经常性的体罚;蹲马步、站立、打手板、捏耳朵、扔粉笔与黑板擦打人,还是就是各种考试不及格,几乎是自生自灭式的野蛮生长。

为什么学习?在那个时候并没有明确的概念,也没有人给予适当引导(或许有只是自己没意识到)。因此对教育的思维观念似乎也都停留在那个年代,一种陌生的感觉。当现在与别人聊及小孩的择校、学区房、班级及教师的对小孩成长的重要性时,心底处总里有个声音,读个书甚至这样吗?就像喜欢钓鱼和不喜欢钓鱼的人在观念与兴趣上的区别,不喜欢的人永远都无法理解,看着也是无聊无趣无味,活受罪式被虫咬蚊盯,傻坐在那里。这个比喻可能不太形象,但是个人的观念里对待小孩教育这件事就像是不喜欢钓鱼那般无趣、无感。

如今感到拿以前那种观念与思维来对待当下的教育,其实犯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时代不一样了,教育发生了巨大改变。以前自己的长辈半数都是文盲农民阶层(没有歧视),他们没有足够的条件与认知去给到我们过多的指导,所以只能说一定“要好好读书啊”,这已经是一种顶级的认知与期望了。如今的时代,教育不仅仅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不少家庭不惜一切代价都要把最优质教育资源弄给到孩子。很多时候深感自身对教育重视程度的理念上的缺失与这个社会已经严重脱节,误导了自己孩子的教育,很是愧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