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
我们是不是都有这样的感受?当自己买了某品牌的手机时,发现到处都是使用同款手机的人;当自己买了某品牌汽车时,发现街上这个品牌的汽车比自己没买车之前多;当自己怀孕或者夫人怀孕了,随处可见孕妇;当自己为人父母时,身边别人家的孩子也增多了!这是一种什么现象哪?科学家称之为:孕妇效应。
易经解释相同的现象说: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你看到的是你想看的那部分世界。
举个例子:陈警官有一儿一女,但是无论儿子还是女儿都不认陈警官是自己的爸爸,这是为什么?你是不是和我一样,一听到陈警官三个字时就想象他是男士,而正确的答案是儿子女儿管她叫妈妈。这就叫做思维定势。
我们很难突破自己的思维定势,所以观察理解事物时也会如此。这是人类进化的结果,看见干净的水就认为它能喝,看见无色的液体就是认为它是水,听到金属就认为它不能是液体。我们时时刻刻都在积累经验,经验的积累又帮助我们最快时间作出判断减少决策成本。反复的经验总结在我们大脑中形成一个不由自主的反馈机制,这就是说思维定势。
我们用自己的记忆和经验去认识世界,同时也用它们构建起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就是我们看到的世界。
别人设计的世界
构造这个世界的过程中,还有更多的因素推波助澜。这是别人设计好加上自己的好恶取舍后的结果。
再举几个例子:大量的报刊杂志电视网络刊登美女图片都是肤色越白越美,是不是在你脑中形成这样的印象,美女要白,一白遮百丑;另一方面如果不白就不是美女。这其实这是化妆品行业设计的思维陷阱,要不然美白类化妆品卖给谁?这叫广告设计。同理,建筑设计,工艺品设计,美术设计,产品设计,家具设计,电视节目编排,网站设计等等等等,这就是都是专业人员设计过,精心营造的世界。这种设计过程中会选择多种风格,多种形态,例如家具设计的华美,简约,清新,田园等多种,而根据你的喜好和厌恶进行选择和取舍,这种取舍渐渐丢失了世界的本源。
上述,如果桌上放着半杯黄色液体,这是世界本来的面目。你第一眼看完觉得就是橙汁,这是思维定势;科学和商家诱导你这里含有大量的维C,饮用非常有益于健康,这是别人的蓄意设计和营销(科学界对于补充饮用维C是否必要还有争议);你感觉橙汁还好有半杯,恭喜你,你是乐观主义者,如果你认为这杯橙汁怎么只剩半杯了?很抱歉,你是悲观主义者。到这里已经偏离了事情的本源太远了,也许它可能就是色素兑水。
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世界上有很多人,分为各种不同类型。有悲观,有乐观,有开朗,有忧郁,有有趣,有无聊,还有各种各样,我们的大脑也会重复以上的逻辑过程,思维定势,乐观比悲观好,开朗比忧郁好,活泼比严肃好,尽管其实并不如此。再然后就是别人的设计出来世界的样子,开朗的人说开朗好,严肃的人说严肃好,清净无为说清净无为的好,积极进取的说积极进取的好。接下来就是我们自己的选择过程,我想成为XX,XX,XX样的人,因为我已经找到了自己的依据。
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不是因为这样的人怎么怎么好,是因为我们已经认为应该成为这样的人,经过不断的自我强化,对外界设计好的世界按照自己的好恶进行取舍后继续强化,我们会逐渐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当我们反思自己的生活时,不应该在思维定势和自身好恶之间思考,而是应该回到生活及事物的本源。
例如:儿子不听话,错误的思考:好孩子都应该听话,听话的都是好孩子,好孩子将来才有出息,有出息才能挣大钱获得良好的社会地位,这可怎么得了,一定要打骂到他听话为止等等等等,正确的思考应该是:他为什么不听话,先找到原因再分析好坏,接下来才是如何应当。
眼前的工作不想继续想跳槽,错误的思考:这个工作没前途,有前途的工作应该是什么样的,大家都认为什么工作是好工作,好工作应该赚更多的钱。赚更多的钱才是好工作。越想越应该立刻离开现在的工作,马上跳槽。 正确的思考:为什么目前的工作不想做,做好了吗?我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接下来才是思考我的性格和从业经历适合什么样的工作。这种工作会对我带来哪些影响,需要哪些能力和水平,我有哪些优势和劣势,我还要哪些努力和积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