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第二天下午约着几个好友去老山咖啡馆坐坐,J兄作为咖啡馆的主人早早候着,因为客人太多,作为老板他也得按规矩来订桌子,五点之后我们所在的区域客人才算彻底离开,J兄起身放下纱帘,我们四个围坐一起开始畅聊。其实主要是听J兄聊咖啡和美食。他还特意给每人都准备了定制的挂耳咖啡,说是带到公司去上班可以喝,很是方便。对咖啡我实在不懂,最近因为要保持该工作状态所以开始学着喝咖啡,但他的这份心意真是沉甸甸的[爱心]
关于J兄我前段时间撰文简单介绍过,他几年前盘整下现在的老山咖啡馆,当作自己家和公司之外的第三空间,自己动手做布丁,改良三明治、意大利面、热狗…自己烘焙咖啡豆,他说烘焙是咖啡的灵魂他特意让我们品尝咖啡豆,我第一次干嚼觉得味道很是香浓,他则讲的很有专业范,酸度甜度回味啥啥的,我就是一个小白点头嗯啊配合。反正,店里每一道餐每一种饮品,他都别出心裁地仔细推敲过,甚至连每个区域的桌子和椅子都精心选配,有的适合码字有的适合聊天有的适合开会有的适合画画,各具形态功能实在不一而足。我在一旁听着真是大开眼界,这个55平方米的小咖啡馆,之所以吸引了周边那么多人经常过来坐坐,因为餐点好吃饮品醇香氛围亲切,更是因为J兄的用心专业打磨,真是一个匠心营造的小天地。
闲聊天时说起我上次在广州喝的喜茶,我说面子可大了小朋友用了“免排队券”请我喝了喜茶,这是我在广州感受到最真挚的欢迎与喜爱[害羞]J兄的心思完全不在我的嘚瑟上,叫来店里一个当班的姑娘,说做一杯上次一起捣鼓的“喜茶”。那姑娘犹豫了一下,J兄就开始描述上次做那杯茶的过程。我在一旁听着莫名其妙,那姑娘倒是心领神会,一会儿功夫就做得了一杯茶,看着样子跟喜茶还真挺像,我喝了一下觉得味道不对,茶味很浓而我上次喝的几乎没有茶味。大家坐在那里开始分析,帮助我回忆当时的味道,word天我没想到一个多月前喝的茶还要反刍到现在[捂脸]结论是我上次喝的是芒果味的喜茶,水果茶但几乎没有茶[机智]J兄倒没说啥别的,只是说了好几次看不懂喜茶在做啥,据说北京快有了他一定回去喝一喝,跟人家学学。我在一旁看着他那跃跃欲试的样子,心想:这哪是要喝一喝啊,分明要去过过招啊
我很久以来就感觉一种强大的力量叫“我喜欢”,也一直在寻找这种力量。那天坐着聊天的其他三个人,我看着他们放松闲适的样子,想着平常工作中打交道时看到他们的较劲给力全身心投入,我觉得他们都找到了这种“我喜欢”的力量。也许我们能坐在一起,节假日把家人安排好也要在一起坐坐,是因为我身上也许也有这股子劲儿。志同道合,人以群分。
“我喜欢”之所以是一种力量,因为里面包含了很多内在无法言说的奥秘,比如好奇心、单纯、匠心、认真、兴趣、洞察、技艺、琢磨、专注…J兄身上体现得特别淋漓尽致,在自己的第三空间里我的地盘我做主,每一处精雕细作极花心思,他由此也收获了无与伦比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看着周围这三个好友,我真是觉得好喜欢。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其实我还真想拉着他们一起过这个节,因为虽然都已经成为了男人,但都保留着一种令人喜爱的幼稚,有人把这个称之为童真[耶]️童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