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是什么?这是每一个语文人都曾思考过的问题。语文的前身为国文,国文的含义和国学很相似,是为了区别于西文而提出来的中国的语言文字。这也是语文最初出现的初衷,是代表中国语言文字而提出来的。因此语文绝不是所谓的多背就行了,它没有那么肤浅,这样“语文”也代表不了中国。
语文和生活的联系太紧密了,也因此极易产生对语文的误解。认为在语文用的时间多,就一定可以学好;认为在语文多背,就一定可以学好;认为在语文上多读课外书,就一定可以学好。可是真的这么简单吗?绝不是这样的!这样的语文学习只是在培养语文学习上的搬运工,而不是可以代表中国文化的中国人。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你所学习到知识的有效期并不是终身制的,需要不时来更新。那么在语文上同样如此,语文上的知识点也是你背不完的,人力终究是有限,而知识的海洋是无垠的。但是,语文的学习也不是多背知识点,背诵只是学习语文的一个手段,还没有也不会上升到目的的高度。
并且,在知识的积累上,一个人一辈子所能记住的东西,也比不上一张小小的内存卡存储的内容。那么,语文应该怎么学习呢?语文学习的是能力,是素养,是内涵。
莎翁说:“一夜可以造就一个暴发户,三代才能培养一个贵族。”语文的学习也需要一个成年累月的过程,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到的。语文更多的是内在的学习,只有到了一定的程度,才可以外显于行。
既然语文这么难学,要耗费这么长的时间,那为什么还要学呢?高考还要定那么高的分值呢?因为语文是你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身份证,西方人有苏格拉底,有柏拉图,有亚里士多德,有莎士比亚……
这些都是西方的文化,是西方可以区别于东方的文化。我们有什么?我们有三皇五帝,有孔子,有孟子,有荀子……可为什么我们的学生能够张口闭口就说出一堆的外国人的名字,可对自己的老祖宗却那么陌生呢?
在超人,奥特曼,蜘蛛侠充斥银屏的时候,我们的文化又在哪里?在韩剧、美剧掀起一股又一股风潮的时候,国剧又处在如何尴尬的境地呢?我们是没有好的文化吗?我们泱泱五千年就没有一点可以拿的出手的东西吗?不是的,在《功夫熊猫》大卖的时候,又有多少中国人在黯然神伤。如何让中国文化走出去,是一个必须思考的命题。
中国的文化名片要想走出国门,首先就要让我们的孩子认识中国,了解中国,喜欢中国。让孩子在语文课上感受到语文的美,品味到文化的深邃,自觉做文化的传播者,以中国文化为傲。语文的学习也更多是文化的学习,文化的熏陶,文化的养成。要将语文变成你生活的一部分,生命的组成,因为这才是你被称为中国人的通行证。
一日入门,终身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