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刚打算去食堂吃饭接到班主任老师打来的电话,预感没什么好事,果不其然,儿子拿着老师的手机打给我说是在教室摔倒了要去医院看看,我说把电话给老师想问问情况,他说老师不在边上,于是我立即赶往学校。
路上还是不放心这摔倒了是摔哪儿了,手、脚、鼻子、眼睛,头?一直继续拨打老师电话,接通之后老师说是摔到嘴了,学校医务室没人,去挂急诊看一下。挂了电话飞奔学校的路上又一直在想,嘴跌到什么程度了,门牙跌了吗?会不会要缝针?……
到了学校,孩子们午休时间在教室看书、写作业,画画…儿子过来后看到嘴唇下面有血渍,下嘴唇明显有点肿了,和老师打了招呼出了学校后他告诉我,上午第一节课后就摔了,想着中午休息的时候去医院看下不影响上午的主课和下午的作文课,还有就是手腕扭到了没有告诉老师,不然老师让他不用写作业不好了。真是懂事的好孩子。
去了医院,医生看了一下说“没事”,我问要不要洗下伤口或者消炎下,医生说“不用了,回家用冰块敷一下,如果敷的好的话明天就消肿了。”我还是要求医生开了盒消炎药。另外我问了医生手腕有点疼会不会骨折,医生让孩子做了几个动作,然后问疼不疼,儿子说“有一丢丢疼”,医生说“没事。”我又问“会不会骨折?要不要拍片子?”医生说了三句话——
1、“你要不放心就去拍个片子。”
2、“你看他这样像骨折的吗?”
3、“你小时候没过跤啊?”
从医院出来我想着给孩子找个地方吃颗药,他说想吃薯条,就去买了个薯条坐了一会儿。这时儿子从口袋掏出一样东西,说“掉了一颗牙,就是你想给我拔了的。”我一看,掉的真的是下排的一颗乳牙,没有大碍。
和服务员倒了杯温开水吃药,吃药前儿子拿出说明书,说要仔细阅读下“副作用”,看到上面写着有0.1%的休克可能,就递给了我,说我不想看了,这种0.1%的比例可能性还是比较小的,于是主动把药吃了。
关于儿子胆小不知道遗传谁?
我——小时候父母给我钱去买东西,回来之后发现少找了我钱,家人问我“为什么当时不找人家?”我回答“我怕把事情搞大。”为此被他们嘲笑到长大,长大后曾经深夜在家门口遭遇过抢劫犯虽没被劫财劫色却十几年没有在天黑之后独自出门和夜归的经历。
我老公——1米8几大男子主义被自己一直描述成“纯爷们”在他姐姐的口中得知小时候也是躲在他妈妈的身后拽着妈妈的衣角不吭气不敢向前冲的个性,长大之后别的不说,多年前去嬉戏谷以“要拿相机给你们拍照”、“下来之后腿脚如果发软高速全程你来开”为由一个惊险刺激项目没有体验,香港迪士尼挑战了灰熊山谷过山车和“飞越太空山”吹嘘了好几年,之后“环球影城”——飞天翼龙因为买了快速票指定项目硬着头皮上之前还不停的反复强调“不是害怕,是不喜欢那种失重的感觉……”走过路过飞天 翼龙抬头张望的时候免不了对我责备N次,但是下来之后完全不同了,一副“老子胆子多大你是见识了吧,这种过山车都敢玩还有什么不敢的………”让我也是醉了又醉
宝宝外公——小心谨慎性格出名,别的不谈,记得有次旅行在兰塔岛的一个海边餐厅,有个秋千荡出去的时候脚下就是海,但是并不是很高的那种,类似于小桥一样的高度,当然我这种憋足一口气只能游5米的“旱鸭”只敢坐在秋千上,脚踏实地的踩着地面凹两个造型,回头看着一个老外卯足了劲恨不得180°荡起秋千完全不顾荡出去还不回不回得来以及我们瞪得快要掉下的眼珠和旁观兴奋的大喊,连靠近都没靠近过的老公不疼不痒的说着“其实也没什么好怕的,只要抓紧绳子就好了。”这时,外公冒出了一句“如果绳子断了呢……”我们相互看了一眼,心照不宣的认可了家中“小心谨慎第一位”的排名。
所以孩子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长大就会有怎样的性格一点不假,而且,养个孩子比唐僧取经“九九八十一难”有过之而无不及,有时候还会打个你措手不及。
每当看着本子上面那些能气得让你发抖的作业、试卷、作文我就会深吸一口气,回放10年前出生的那一刻,只盼望孩子能健康的生下来,不多个手指脚趾少个嘴唇,哪怕笨点丑点无所谓,现在这些不都满足了吗,眼前的事不过是过眼浮云,也是我们人生的修行必经之路,淡定啊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