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闻道,夕死可矣”,出自《论语•里仁》篇。对这句话的解释历来争议很大。早上明白了道,晚上去死都行,什么样的道值得人把命搭上呀?
一个人一生需要明白的道理很多很多,如果明白了一个道理就要去死,那得死多少回呀!而且,明白道理只是第一步,道理明白了还得去实践它,而不是为了去死。如果早上知道了道理,晚上就得去死,那孔子简直把人命当儿戏了。
其实,看《论语•雍也》篇里的这个场景就知道,这种解释法肯定是跟孔子的本意不符。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宰我有次向孔子:“一个仁德的人,有人告诉他井里头有仁德,跳下去就能得到仁德,他会要跳下去吗?”孔子说:“怎么可能呢?仁者可以为了追求仁道而舍弃生命,但不会被他人用虚假的手段陷害;你可以欺骗他,但他绝不会被迷惑的。”
就算井里有仁道,有人想跳下去追求仁道,孔子都不让他跳,何况让人去死呢?
这种解释法,也跟孔子一贯的精神背道而驰。比如,
“克己复礼为仁”,只有克制自己,才能使自己的言行回复到“礼”的道德规范上来。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遇事要反躬自问,严格要求自己,随时检查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礼义。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对自身厚责,对别人薄责,严以责己,宽以待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得到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攻其恶,无攻人之恶”,对自身的缺点错误要勇于批评,对别人的缺点错误要宽容谅解。
所以,孔子都是在劝导人要“内自省”,要自觉改正自己的缺点。如果用一句通俗的话来概括,那就是“跟自己的毛病死磕”。
与孔子同时代的卫国大夫蘧伯玉,是个富于自省精神的人,他跟自己的毛病死磕的精神,就让孔子很佩服,以至于在孔子周游列国走投无路之际,投奔次数最多的人就是蘧伯玉。蘧伯玉每一天都思考前一天所犯的错误,力求使今日之我胜昨日之我;他每一年都要思考前一年的不足,到了五十岁那年,仍然在思考之前所犯的过错,所谓“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见《淮南子·原道训》)。
据《论语•宪问》篇记载,“蘧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有一天,蘧伯玉派人来拜望孔子,孔子向来人询问蘧伯玉的近况,来人回答说:“他正设法减少自己的缺点,可却苦于做不到。”来人走后,孔子对弟子说:“这是了解蘧伯玉的人啊。”
明代袁了凡《了凡四训》里的一句话,可以很好地解释“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就是,“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此义理再生之身。”从前的种种过失,就像是昨天已经死去了,已成为过去;从今以后的你,就像是今天才刚刚出生,一切都重新开始。能做到这样,就可以了。
所以,“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光懂得很多道理,而不去按照道理去做,仍然过不好这一生,必须对照这些道理跟自己身上的毛病死磕,越快改正越好,如果能早上知道了道理,晚上就把毛病改掉那是最好了。也就是,(我)朝闻道,(毛病)夕死,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