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对于吃喝的要求也却越来越高。不仅要吃饱吃好,更要吃出营养和健康。基于此,对乡间田地里的野味甚是追求。有野菜,野果,包括小河里清澈的水。大伙普遍认为这些东西没有或者很少污染,基本属于纯天然绿色,对人的健康有着极大的帮助。
要说,这种认识也没有太大的错误。只是,并不是所有的野味都是美食。都说万物皆有灵性,野味也有特殊的自保方式。那就是自身往往携带着各式各样的病毒,有的至今还无法破解。所以,弄不好的话,吃到肚子里就不再是美食,而是演变成致命的毒药。
现在正处于雨季。大雨过后,不单洗涤了浑浊的空气,对不少植物的成长更是有着莫大的帮助。这其中,就有野生的蘑菇。说起蘑菇,每个人都不会感到陌生。他真的堪称食品里的美味。可以凉拌,炒炖,还可以炸成蘑菇片。他隶属菌类,入口爽滑细腻,真的是老少皆宜。
小时候,当人工培植的平菇在市场上风靡时,我却因为家里穷,只能偶尔买上一会,压根难以过把瘾。母亲为了让我们吃好,就去后山上挖。真的,每逢雨后,蘑菇就开始疯狂的成长。但母亲每次的收获却不多,带回来的都是些木耳。问及原因,她严肃的说,看着多,但大多都是有毒的,吃了会死人的。
为此,母亲特意带我上山,现场让我辨认。说实话,那些蘑菇色彩特别好看,白的如玉,红的鲜艳,犹如撑开的雨伞,让人爱不释手,难以舍弃。看到我这副模样,母亲提醒,这种就是毒伞蘑菇,千万不要被他迷惑,要不然很麻烦的。尤其那种颜色鲜艳的,毒性非常可怕,瞬间能致人死亡。
就算我年轻,但已经彻底的懂事。母亲严谨的态度和凝重的表情让我明白,这绝对不是闹着玩的。所以,从那时候起,我的内心对蘑菇有了莫名的害怕。很长时间里,我不再要求母亲去买蘑菇吃。即便和小伙伴到后山上玩耍,也会尽量的避开他,更不要说去采摘回来做着吃。
为了显示自己渊博的知识,我还把从母亲那里学来的常识讲给小伙伴听,让他们也提高警惕。遗憾的是,终究有人不听,和其他野菜混合着采摘回家。加上家人的粗心大意,导致食物中毒。所幸被发现及时,小命得以保全。但其中所遭受的折磨真的是难以叙说。
如今,生活条件提高了许多,吃蘑菇已经不再算什么奢侈。供人食用的蘑菇种类也增长许多,金针菇,花菇,香菇,杏鲍菇等。可是,吃的多了,还是特别怀念小时候后山上挖的野生蘑菇。奈何,一朝被蛇咬,终日怕井绳。只能去念想,断然不敢轻易食用。尤其现在环境遭受那么大的破坏和污染。
有天去朋友家做客,期间聊起这个话题。他妻子大咧咧的说,有什么可怕的啊。有毒没毒的蘑菇,不单从外观上能迅速辨别,还有几种实用的小窍门。只要掌握好并严格使用,肯定不会有什么大问题的。他的话让朋友不高兴,说她是不懂装懂,真要搞出什么事,后悔都来不及。
我的兴趣却被她彻底激发出来,要求她给讲解下。她呢当仁不让,说出了三个办法。别说,咋听上去,还是有着一定的道理,不过是否就是如此,内心还是存在着疑惑。为了彻底弄清楚,我特意咨询了相关的专业人士。他的回答却让我大惊失色,不敢再妄动。
首先,毒蘑菇经过高温后就彻底没事了。也就是不管什么烹制工艺,都要延长时间。可是,专业人员直接否定,他介绍,真正的毒蘑菇,其毒素的毒性稳定且耐高温,普通的烹制方法对其基本不起作用,就算加入大葱,姜片,大蒜,也是如此。吃了后,麻烦就上身了。
其次是泡水辨别。朋友妻子说,要是毒蘑菇,只要遇到清水,水立刻变浑,反之,水还是清澈如旧。对此,专业人员笑的前俯后仰。他说,这样的说辞更是牵强。不管蘑菇是否有毒,他自身包含有浆液,容易导致水质变混。不信的话,很多毒蘑菇泡水也不会变浑。这也是个失败的鉴别方法。
最后是用银器来试验是否有毒。因为电视剧中常有银针试毒的办法。但专业人员说,银针即便能测毒,也只能针对砷化物(例如砒霜)、硫化物。要明白的是,毒蘑菇携带的毒素多为生物碱,不能与银器发生化学反应,不可能产生颜色变化。这个测试办法同样毫无科学根据。
所以,给大家友情提示。作为非专业人士,我们鉴别蘑菇是否有毒的水平有限,千万不要存有侥幸心理。再者,菌种的变异更是不可控,无毒的也可能染上毒素。因此,不要轻易采摘和食用野生蘑菇。如果食用野生蘑菇后出现恶心、呕吐、精神错乱、幻觉等其他更严重的症状,赶紧去医院吧。(文/孙新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