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活动教育教学交流微信群(2018. 6.23)
晚上九点整,主持老师——南京赵国丹老师如期出现。
首先,赵老师提出“快放假了,今晚探讨个《小摄
影师》课程好吗?”
湖南省衡阳县松桥小学王颂华老师说“好”。
我也随上说了句“不甚荣幸,赵老师。”
接着,赵老师问大家:“摄影、拍照大家经验体会
怎么样?”
我不假思索地发了句:“我觉得我的摄影、拍照无
技术可言。”
赵老师说:“可以交流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啊!”
王老师说:“这个简单,但是要弄好点,创意一点,
需要技巧。”
赵老师对王老师说:“请讲。”
王老师又说:“我们拍照就是随意拍的,一般不讲技巧的啊。”
赵老师提示王老师:“比如说注意事项?”
我忍不住插了一句:“我觉得,拍风景时人应该至少占到三分之一,不知我说的对不对?”
王老师说了句:“一般只会注意简单一点的。”
他继续说:“比如光线,角度,背景。”
贵州省黔东南州麻江县赵荣锦老师出来说:“拍照首先应该锁定目标,画面要体现重点对象。”
“好像不讲技巧。”王老师又说:“现在我们都用手机拍,都是随意拍。”
“这几个词很重要!”赵老师肯定二位老师的说法。
赵荣锦老师又说:“周围的画面要尽可能为烘托目标服务。”(应该美观, 此刻我想。)
赵老师鼓励王老师说:“你谦虚了,咱们探讨一下,以便归纳出几个常被忽视的要点。”
“我是从我的实际使用出发”王老师继续说,“比如出去玩,拍照,先选择一个好的背景(这个与我想的“应该美观”不谋而合),然后是角度,最后看看光线,就开拍了——动作都是做出来的。”
这时,赵老师针对我提的“三分之一”问我“可以讲具体一些吗?”
我看到后先是一愣,心想:“我说得不够具体吗?已经说了是三分之一,还需要补充吗?”
这时,赵老师接上王老师的话说,“通常真是这样的,咱们一个个先把刚才提到的几个关键方面研究一下。”
我没多想,就回答赵老师提问:“嗯,就是人占整个画面的比例不能少于三分之一,再少了我觉得就不合适了。”(此刻我还没意识到我的回答还是太笼统了。)
西北一冯海燕区主(冯校长)出来说:“现在都是用手机拍照,最应该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都应该把手机横过来拍!!”
赵老师赞同冯校长的观点,给她发了一个“强”的
表情图标。同时又启发我:“三分之一怎么分呢?”
冯校长又说:“移动脚步是最好的调焦方法!”
赵老师肯定了她的说法:“简单易行。
王老师接上赵老师问我的问题说了句:“黄金比例”。
冯校长继续补充她的调焦观点:“在手机上调焦,其实是降低了分辨率。拍出来的照片效果不好!”
赵老师又问王老师:“ 黄金分割怎么操作?横向还是竖向的三分之一?”(此刻我才明白,赵老师的”具体“指的是什么了。)
冯校长接着说:“国培计划有专门的课程。”
赵老师趁势说:“冯老师多介绍一下。”
然后赵老师给出一张两个小孩踢足球的照片,对大家说:“这张照片请评议。”
“太模糊了。”冯校长说。
“嗯”赵老师表示同意。
“比如天空和远处的风景留空三分之二,人只占三分之一,当然不超过二分之一也行,我觉得。”我给出自己的想法。
赵老师给我一个“强”的表情图标。他又问我:“上面那张照片适合三分之一黄金比例吗?”
“这张照片从高度来说,比例差不多;但从横向来看,有点靠左了。”我说,“靠近中心就好一些。”
“嗯”。赵老师接着问,“三分之一黄金分割的要点是什么?”
“人物在中心蛮好。”王老师说,“按黄金比例,还要靠右一点。”
我说:“我个人认为, 垂直占三分之一,水平居中好一些。”
“有不同意见吗?”赵老师问道。
王老师继续说:“这个照片,有时候还需要根据需要进行创作,不是非要什么什么样的。”
这时,冯校长给出一张夕阳下的小岛的风景图片,小岛正处于左上三分之一处。
赵老师问冯校长:“这张示意照片很说明问题,但关键是什么呢?”
我对冯校长说,“这座小岛是不是也再靠右一点就好看些?”
冯校长回答赵老师:“把重要元素放在交叉点的位置。”(即左上三分之一处。)
“显示目标物前面广阔的滩涂!!!”赵老师说。
云南昭通熊远达老师出来了,他说:“先学构图,然后学用光,再学影调,浏览获奖作品,最后才可能创作。”
“个人拙见”他补充道。
我接着王老师的话说:“说得很对,“照’无定法嘛。”
“这样有伸展性,给人更多想象空间。”赵老师继续发表他的观点。
“嗯”冯校长给赵老师答应道。
“关键还是看你想表达什么主题。”熊老师补充说。
“专业”赵老师对熊老师夸奖道。
“内容、画面的美感很重要。”冯校长说。
“照片要强调动感。”赵老师说。
“就是,冯校长说得很对。”我表示赞同。
“这两条是黄金分割的要点。”赵老师归纳道。
我问:“是不是类似于文学作品里的留白,赵老师?”
“有这个意思。”赵老师回答。
“刚才那张学生踢球的,从分割原理看就显现出优点了。”赵老师回顾道。
这时,宁夏的李月云老师发了一张海滩照片, 近处是游人和帐篷,中间是船只,海水和远处的建筑,剩下的一半是蓝天。她对赵老师说:“欢迎国丹老师给我们多讲拍摄术。”
赵老师对她说:“这张很大气,作者要表现的是海滩浴场。上下分割用得很好,显得壮观。”
李老师说:“谢谢老师。”
“让空间更有张性”赵老师补充道。
“黄金分割除了以上的两个要点,还有一个很重要”赵老师又说,“就是留空的三分之二应该是哪边!”
“右边”冯校长答道。
“嗯,踢球子孩子应该是右边,也就是孩子的踢球前面。”赵老师说,“如果是后面看起来一定难过,你们的感觉呢?”
李老师说:“嗯嗯!”
“一样的,赵老师。”我说。
“冯老师提供的那张,如果把山往前移,会怎么样?”赵老师问大家。
“感觉压抑。”李老师说。
“山显得大了,空白部分就小了,有太满的感觉。”我说。
“嗯”赵老师表示同意我们两个的看法。
“把山往前移,山表面变大,实际变小。”赵荣锦老师说。(我没能理解他的意思。)
“比如滩涂,高山,太阳。看看具体要体现什么内涵。”王老师出来了,“不同体现,照片定位肯定有区别。”他不知接的是前边哪一句,我觉得他更像是自言自语:“这样滩涂很壮观,而且山也体现得不错。”
“阳光也好,这个照片应该是拍滩涂,体现海一样的胸襟。”他补充道。
“对照片细致的处理,有种方法叫特写。”赵老师启发说,“冯老师提供的那张是经典。”
“胸怀大志”,李老师对王老师说,“河山在我心中。”
“胸中有山。”王老师自己说,
“关键不是为了看山更清楚,而是要看广袤滩涂后的那座山——多么有感觉啊!”赵老师总结说,“三分之一分割用的很出彩。”
我说:“就是就是。”
“黄金分割点。”赵荣锦老师说。
“再探讨一下特写,你们看呢——是否也要用上三分之一分割?”
赵老师引出这个话题后发了一张小孩在球门前勾足球的照片。
“这张算是特写吧?”赵老师问。
“嗯,就是。”我答
“不是很好。”王老师提出异议。
“大家觉得作者要特写什么?”赵老师又问。
“勾球动作?”王老师反问。
“请讲。”赵老师对王老师一抱拳,说:“特写‘盘带'给人的想象是什么呢?”
“我觉得,特写可以把三分之一分割点淡化些。”我回答赵老师前边提的问题。
“男孩玩足球的特写。”陕西汉中的张兰老师出来了,她也接上赵老师的前一个问题回答。
“前面没人阻挡,盘带过来接下去可以开个大脚远球啦。”赵老师发挥着他的想象说道,"还有,在背景的衬托下,体现小球员专注的劲头——淋漓尽致。”
整堂课就这样在赵老师的引导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最后又探讨了“标志物”和“用光”的问题。让我对拍照有了全新的认识。
王老师总结了赵老师上课的特点:“我们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多思考、发言,老师指点、启发。”
辽西两家子小学商娟老师虽然出来的迟,但她悟性很好,将赵老师指导拍相片的方法引申到指导作文上去,很有见地:“分割是配景运用,特写是人物描写,标志物是地点交代……”
的确,赵老师的“抛砖引玉”使用得恰到好处,今晚的收获确实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