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流金岁月》中,章安仁和朱锁锁,有着某种相似的经历,却又是截然不同的性格。
他们都是一切靠自己、没有依附,所以都习惯性地竖起铠甲,自我保护;因为生活的不易,他们都在各自轨道上,小心翼翼地讨人欢心,希望得到周围的肯定。稍有不同的是,朱锁锁多了一些灵活和变通,而章安仁却更显阴郁和谨慎。前者“放”,后者“收”。
在为人方面,朱锁锁胜在仗义和敞亮;张安仁,看似中规中矩,也不过只是小事周全,其实缺乏大格局。
张安仁说:“我这些年在外面一直靠自己,我挣的每一分钱都是辛苦换来的,所以我才会计较。”这,就是他自私和没有担当的理由。
每个人的每个决定,都可能有多种理由,起决定作用的并不是理由本身,而是以“理由”为理由的当事人本身的价值观。
南孙说:“以前人都说,有钱人家败家子,寒门苦读出人才,其实都不一定,主要还是靠家教、看经历。”
何尝不是呢!
反过来说,有钱人家也可以培养出高素质精英,寒门子弟也有可能出败类。甚至同样的家庭状况和经历,若家教不同,滋生出的价值观也会有所不同。
当然,除了家教和经历的影响,每个人对社会和生活的先天感知能力,也决定了它的后天价值观。
比如朱锁锁,同样也缺失原生家庭的“家教”、寄养在同样不是很有格局的一个普通小户人家,她读的书不多、过早入社会,却并没有被“社会”这个大染缸所污染。这或许就是她对现实的一种先天感知能力占了优势。
而章安仁,虽然读了大学,书本上的所有理论、导师的所有教诲、象牙塔里的所有美好……终教不会他——如何坦荡为人、做君子。
这就是差别所在。
大多数花朵在成长过程中都需要除草、施肥、浇水、捉虫,还需要充足的阳光,否则就容易长残长歪。而朱锁锁虽然不具备这些后天条件,却没有长残长歪,这是她不小的造化。
一颗苗能长成遮天蔽日、既能充盈自己、又能温暖别人的树,不容易。所以朱锁锁,是个奇迹。
如果要继续刨根究底,朱锁锁骨子里的善良与正气,或许来源于从小有蒋南孙这样一个好闺蜜,给了她不一样的情感慰籍。南孙一家虽然各有问题(爱才爱赌的爸爸、重男轻女的奶奶),但他们并未嫌弃朱锁锁,朱锁锁在南孙家,甚至比南孙本人还受待见。
这样的一种情感,让朱锁锁懂得了感恩,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以至于当蒋爸炒股欠债、四面楚歌时,朱锁锁毫无保留给予帮助,用自己的奖金为蒋家租房、帮他们张罗卖老宅、声称要挣千万来养蒋家、即使是杯水车薪,也坚持“能有一杯是一杯”。
而章安仁呢?
从小地方来上海,喜欢上了“公主女孩”蒋南孙,南孙不计较他的物质条件,拒绝了所有条件好的相亲对象,甚至不惜为此和蒋爸闹翻,这应该也算值得回报的“真爱”吧!
可是作为“准女婿”的章安仁,却在蒋家落难时选择逃避。他怕引火烧身、怕影响自己的形象、怕影响自己的前途、怕“损失”自己辛苦挣来的每一分钱。
说到底,章安仁所缺失的还是格局和担当,根深蒂固,无法改变。
章安仁和朱锁锁的性格反差,说明一个道理:不管身居何位、不管处于什么样的阶层,会做人,才是最为必备的一项“生存技能”。
这,是编剧想要表达的价值观,也正是我所认可的价值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