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圈是个早起的孩子,每天六点半之前,一定会从床上弹起来,大喊“我睡醒啦!”。
本来早起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但问题就出在,六点半起床,八点半幼儿园上课,整整两个小时都不够他磨蹭的。经常性的迟到让我抓狂,也被老师提醒:两分钟的路程,怎么越近越迟到呢?
很多小朋友都有一个特点,兴趣点很偏,地上的一块碎纸都能盯着研究半天。如果时间充裕,你一定会感慨,“看,我的孩子在观察世界呢,不要打扰他的专注力养成。”
然而,早上的时间,是不允许那么多专注力发挥的。为了不迟到,不得不使用“狮吼功”,敦促小朋友偏离主线任务的注意力,速速归来。
每天这么吼,孩子就会养成习惯:你吼了说明到了极限,那我就快一点;没吼的时候,说的话,一概不需要去理。
于是,早上催促的“吼”,逐渐发展为做作业“吼”,各种“吼”,真的要用“吼”伴随孩子一生吗?
愤怒的女人尖叫
作为一个学习型的母亲,发现问题而不解决,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根据之前的经验,很多育儿书上都会说,“让孩子承担自然后果,而不是惩罚”。
就是说,孩子不好好吃饭,你不要管他,就让他饿着,那下顿饭他一定会好好吃了。再比如,孩子迟到了,到了学校老师要罚站,要批评他。那么下一次他一定会争取早一点去学校。
这个方法有没有效果呢,答案肯定是有啊。孩子都会避免会伤害自己,对自己有影响的行为。所以,这个方法可行。
但是呢,还有一些问题,就是有些情况,没有那么自然的后果可以承担。幼儿园迟到了,老师不会批评,即使轻描淡写说了两句,往往也是说在了家长的心坎里,而孩子却并不在意。
那对于这种情况,怎么才能起到催促的作用呢?
1
引入时间概念,抽象的时间,具体化为看得到的图案。
把早上的时间用图画出来,区别画出洗漱的时间,穿衣服的时间,吃饭的时间,剩余的时间可以自由玩耍。
再分别画出几种情况,如果吃饭的时候拖延了一个小时,那玩的时间会被压缩为多大的面积。
2
角色扮演游戏,小动物们来助力
角色扮演游戏不是我们儿时的扮家家,而是可以随意代入,解决各种难题的好方法。
以解决拖延为例,就会有一只玩偶是“拖拉大王”,用玩偶的语气对孩子说:“我最喜欢拖拉,浪费时间没什么不好,来跟我一起玩吧”。
通常孩子就会自动扮演起,教育“拖拉大王”的角色,规劝他不要磨蹭,这样可以玩更多的时间。
如果孩子没有主动承担,那么久需要另外一只手偶登场了,两只手偶的争辩,一定会引得孩子哈哈大笑。在欢笑声中轻松解决各种难题。
今天早上,圈圈在没有吼声的背景下,乖乖上幼儿园去了,圈妈可以重新挽回“淑女”形象了。开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