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愿景不是理念,它是人们内心的愿力,一种由深刻难忘的影响力所产生的愿力。在最简单的层面,共同愿景是对下面问题的回答——“我们想要创造什么?”个人愿景是人们在自己头脑里的图景和画面,而共同愿景则是整个组织中的人们内心的图景。这样的图景让组织有一种共同性,它贯穿整个组织,从而在其各式各样的活动中保持一种连贯性和一致性。
对于学习型组织而言,共同愿景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是学习实践的焦点,也是其动力来源。共同愿景是大家真正承诺投身的愿景,因为它代表了大家个人的愿景。人类要采取长远观点一定是出于其志愿,即人们想这样做,而不是被要求必须这样做。
共同愿景如何修炼呢?
1、激励个人愿景
共同愿景是从个人愿景中结晶浮现出来的。只有这样,共同愿景才能产生出力量,培育出奉献精神和承诺投入的行愿。
自我超越修炼就是共同愿景开发的基础。这就不仅包括个人愿景,还包括对真相的承诺,以及创造性张力等这些自我超越修炼的特征内容。共同愿景会增加创造性张力,可能大大超出个人舒适习惯的水平。能够“支撑住”这种张力的人,就会对实现崇高愿景有较大的贡献:保持清晰的愿景,同时不断探寻现实。由于亲身经历着这种力量,这些人便能深信自己创造未来的能力。
2、从个人愿景到共同愿景
建设共同愿景修炼的第一步就是放弃传统观念,即认为愿景总是从“高层”宣示的,或者从组织的正规计划工作中来的。
真正被分享的愿景,是需要时间才能浮现出来,它是大家个人愿景交流沟通过程中成长出来的副产品。经验表明,真正被分享的愿景,需要不断的沟通,大家不仅要自由表达梦想,还要学会如何聆听对方的梦想。从这种聆听中,新的洞见、新的可能性,才能逐渐浮现出来。
3、愿景的推广:加入、顺从和投入
对愿景的几种态度:
承诺投入(Commitment):想要、志愿实现愿景;创建任何必要的“法则”(构架)。
报名加入(Enrollment):想要、志愿在“法则的内在精神”范围内做力所能及的事。
真心顺从(Genuine compliance):看清了愿景的好处,会做任何分派做的事,而且会多做;遵守“法则的严格字义”,是“好兵”。
形式顺从(Formal compliance):大体看清了愿景的好处,会做分派做的事,但不会多做;是“还不错的兵”。
勉强顺从(Grudging compliance):看不清愿景的好处,不过还不想为它丢掉饭碗;分配做的事,不得不做,做得差不多就行了;并且还明确表示:他并不是真心合作。
不顺从(Noncompliance):看不清愿景的好处,不愿做分派的事;“我不做这个,你不能强迫我做”。
冷漠(Apathy):既不反对,也不赞成愿景;没兴趣,没干劲儿;“到下班时间了吧?”
4、如何加入和投入呢?加入投入指南
自己先加入
直截了当
让对方选择
把愿景植根于指导性理念之中(指导理念是回答三个关键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
区分正面愿景和负面愿景(我们要什么,不要什么)激励组织的根本能量来源有两个:恐惧和愿望。恐惧的力量驱使负面愿景。愿望的力量驱动正面愿景。恐惧可以在短期内实现非凡的变革,而愿望则可以持续不断地成为学习和成长的源动力。
创造性张力与对真相的承诺。
5、共同愿景与第五项修炼的关系
如果没有系统思考,建设共同愿景的修炼就会缺乏一个关键基础。愿景画出我们想要创造的未来图景。系统思考则揭示我们如何创造了我们的现状。
问题不在于共同愿景本身,只要它是精心开发的愿景。问题在于我们对现实的反应倾向。只有在大家深信自己能够塑造未来时,愿景才能成为一种生机勃勃的力量。简单的事实是,大多数经理人没有亲身经历帮助创造现实的过程,因而他们无法看清自己如何能够帮助改变现实。他们认为,问题是由“外部的”或者“系统的”因素制造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