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的“六个坚持”重大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其中重要一条。基层作为国家组织体系中最接近人民群众的一环,是党的事业的肥沃土壤,基层干部是这片土壤上辛勤耕耘的农夫,必须把理论学懂弄通做实,用理论武装出独具基层特质的自己。
基层工作无小事。用理论武装头脑,绝不能做坐而论道的“评论家”,而是需要我们洗去浮躁,沉下身子,接上“地气”,以干实事、解难题的魄力和决心,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脚踏实地做一名“实干家”。在这样一个需要理论和思想的时代,基层干部要想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有“真功夫”,没有捷径可走,只有以持之以恒、矢志不移的精神读马列著作。基层干部要耐得住寂寞,静下心来苦读,把书原原本本地翻“厚”,做到胸中有才,立于基层诸多繁杂问题中,才敢于“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最终能理论联系实际。
基层干部要有见微知著能力。对于基层干部而言,风险识别阶段是最具有挑战性的。必须具有见微知著的本领,敏锐的观察力,能在问题还处于萌芽状态时就及时发现;必须具有明察秋毫的本事,具有正确的判断力,能根据一些零星的迹象判断出问题的要害与关键,做出正确的抉择与判断;必须具有实事求是的作风,能虚心听取各种不同的意见,以此来印证自己的判断。对基层工作中潜在风险能科学预判、对看得清苗头的趋势分析透彻、对到来的机遇能及时捕捉。基层干部应直面人民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事宜、直面最真实社会问题、直面最尖锐复杂矛盾,做好风险防范,拿出久久为功的干劲和精神为人民服务。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作为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工作直接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工作任务必然是繁杂而艰巨的。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发现不足,用好基层这块“磨刀石”,才能逐渐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参天大树”;只有在急难险重中经历挫折与困难,应对问题与挑战,才能升级成能轻松应对各类棘手问题的“多面手”。在结结实实的实践中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才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