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的《满江红》是大家熟知的名作,有这样一位女子,她虽为女儿身却也是一位英豪,这位女侠就是——秋瑾。
满江红
清·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
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秋瑾:号竞雄,自号鉴湖女侠,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行者,民主革命的女英雄。浙江绍兴人。她幼怀大志性格豪放.酷爱诗文和骑马击剑,能文能武。
不幸生于一个封建家庭,自幼就由父亲将她许配给湘潭富家公子王廷均为妻,两人志趣不合,婚后情同冰炭。1903 年春,王廷均用钱捐得户部主事官职,秋瑾随夫人京。词中“小住京华”指的是这回事。她不愿在贵夫人的脂粉堆里虚度一生。
正如词中所说:“若将依,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这是她们夫妻之间的矛盾,以致后来发展到她写下这首《满江红》而远走高飞,踏上人生征途,创下一番轰轰烈烈的革命事业。
精忠爱国的民族英雄岳飞首创的气壮山河的《满江红》词, 已成为千古不朽的绝唱看过古今许多人写的《满江红》,谁也没有岳飞那种气吞牛斗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热情。只有鉴湖女侠的这一首《满江红》颇有些男子汉大丈夫的气魄,显示着她不甘雌伏的巾帼英雄的本色。
这是她在1903年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雄心壮志和开阔胸怀。
词的上片首先写中秋佳节暂住北京的情景,菊花盛开,秋色明净。“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写秋色。
但主要是用来说明冲破家庭牢笼后怡然自得的心情。在封建社会里,一个女子要冲破家庭牢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者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并不过分。“苦将侬 ,强派作蛾眉”进一步说明作者表面上过着贵妇人的生活,实则奴仆不如的“八年风味”。“殊未屑”表明作者对贵妇人的生活,并不留恋,相反加以蔑视。
词的下片写作者虽有凌云壮志,但知音难觅,不觉泪湿衣巾。作者虽是女子,但“心却比,男儿烈”,所以能冲破家庭牢笼,离家出走。平日诗人虽然肝胆相照,真诚恳切,但不为世俗所了解,因此生活中常受折磨。现在离家以后,在大千世界中,何处去找知音?如果找不到知音,又将会受到怎样的折磨?想到这一点,不觉伤心落泪 ,也是很自然的。
这种担心和忧虑,真实地反映了个革命者刚踏上革命征途的思想状况。
这首词的基调高昂,语言刚健清新。通过层层表述,曲折地反映了革命者参加革命前的复杂矛盾的心情,真切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