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的纷争,潮起潮落,我们会看见,我们甚至从中得利,但是我们记不住。
我们会活在其中,我们会为之甚至奋斗一生,我们会被其强烈影响,但是我们记不住。
我们记不住,但是我们活出来了真实生命的每一天。
但是却记不住我们的外向寻找,记不住我们的潮起潮落。
特别当我们和外人一起的时候,更是说尽了骗人的话,干尽了电视中、网上所谓的“真实生活”的事,然后互相吹嘘,不枉这一生。
但是,可悲的是,这样的事情,很少被第二天醒来的你记住。
我昨天就在想,人这一生其实是分很多“外在的环境影响”阶段,尤其对于读书人,从小学1到小学6,一直到研究1到研究3,总是分阶段地繁忙和无助。具体而言就是(拿大学作例证):大一进去,刚折腾完高考,开始轻松,然后一直轻松到大四……直到你选择继续读研(考研)或者工作,就又开始忙碌,然后你又进入了新的环境,生活又开始平铺直叙。
大致算算这种“睡眠-复苏”的时间链条,6岁开始-6年睡觉(小学)-复苏-3年睡觉(初中)-复苏-3年睡觉(高中)-复苏-4年睡觉(大学)-复苏-3年睡觉(研究)或者直接开始没有结束的工作,即
6岁-6-3-3-4-3-∞,花费读书时间19年,其中复苏5次。这一辈子(至少前25年),5年醒来一次。
而至于如今的我,醒来的痛苦每时每刻都在。
而只要陷入大脑的陷阱,通过逻辑来进行生活后,就很难跳离出来,会活在大脑掌控的愉悦中。这种愉悦来自对未来的把握和憧憬,并急切和强拉关系地把下一步的显像和自己的安排之间拉上“你看,我算对了”。
这就是自己跟自己斗的乐趣,并且在仍然以统计概率为筹码,断定人90%以上的生活都可以通过过去的数据对未来进行准确推断,再加上各个公司和社会所鼓吹的“我能改变世界”“我能创造我的未来”这样的大背景下,可想而知,我们大脑是不会输掉整个比赛的。
但是可笑的一点,就是,大脑给我们玩的把戏,我们都记不住了。我们活出来这样的,但是可悲的是,在我们独自一人相处的时候,这些都是多余的。
多余的,不被我们记住的,却花费了我们大把的精力、时间和能量,这就是人生。
大家忙来忙去,所谓的科研也好,工作也好,占满了每天的生活,无暇顾及身体和情绪,所谓的休息、养生或者阅读也成了某种娱乐品、舶来品,没事玩玩,就当放松和消遣。可怕的是,当所有东西表面上都看似“游戏”“玩玩”的时候,人类这个大脑却死活不放地把所有都当真。
放不下来,总有借口和未来。并且生活,仿佛永远(如果你做一点点努力和学习)就会朝着好的方向走,就算如今不好,我们也会借助“明天就会好”来安慰自己。
生命就是一个过山车,有高有低,只不过我们都太入戏,太当真。
并且一有和别人不一样的时候,就会有无数这样那样的东西和方法来配合你变得一样,让你变得正常,而当大家都把不正常当成了某种逃避的借口和笑话的时候,迎接我们的就是更大程度地“忘记”。
我们很难记住“我们被迫做出的选择”,即使带来了好的结果,我们也会“不懂感恩”。
我们很难被真实改变,只是在海面上被指挥着时而向东,时而向西,终究心烦意乱,停止前进。
我们很难看清真实的自己,却密匝在纷繁婆娑世界,被情绪、工作和计划翻来覆去地折腾。
但是,我们会记住我们的“睡眠”成长吗?之于我,每年年度总结我都“惊奇”地发现,整个总结里面没有一点课程学习带给我的成长的足迹留恋。没有!一点都没有!我努力想要回忆起学校的成长足迹,令我感到感动和心动的无非就是逃了专业课,去听取我喜欢的课程,比如创造力培训,比如中医、养生。其他的,学业成长,正面的影响和感动很少,更多的我只是看到了疑惑和繁杂,无聊和周期性的生活,带给我的更多是痛苦地反思和成长。
每年的成长,甚至看不出我的学业成长。每年的成长,我总发现,在放假阶段,春节阶段,我的成长笔记更长,配了各种好看的照片和喜悦的笔触。就如同真正属于自己的岁月中,你每天的起床是轻松的,“右脑”地,开怀地,放肆地,你不会去想各种安排和计划,而就是随性地来,随性地去。是一种真实轻松环境下的陶醉,没有了时间。而当你被工作、学业所困时,(至少对于我)睡眠时候烦躁更多了,起床变成了心痛,经常起不来,甭谈一些外围的激励的话,我很少听进去,就算起来了,就是“左脑”地,各种安排计划,没完没了的学习和程序。
有成长吗,我看不到。做不完的事情,被工作和论文霸占了10个小时的每天生活,我看不到任何其他萃取的痕迹。
我们能够通过满足工作,满足别人的生活方式留下点什么吗?我们都记不住的“成长”有什么吸引力呢?
我们会因为什么而被记住?而我们又将记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