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的东西是不需要相信的,正是因为看不见,我们才更有机会去相信。”
这是一部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中的一句台词,这部剧中有因孩子罹难濒临破碎的受害者家属,有儿子杀人于是逃避人群的加害者家属,有帮死刑犯辩护而受尽谴责的法扶律师,有弟弟患病带给姐姐人生课题的家庭。
在被害者家属眼中,杀人偿命是应该的,可是在律师王赦眼中,随机杀人事件的起因才是需要探索的,如果找到那个原因,就可以避免社会以后再发生类似的事情。
在外界人眼中,王赦是一个只要有钱就可以为杀人犯开脱罪名的坏律师,所以人们向他泼粪,诅咒他和他的家人。
似乎是命中注定吧,杀人犯李晓明的妹妹李晓文改名为李大芝后进入了一家公司工作,却碰到了被害者的妈妈宋乔安。由此展开了一系列的情节。
这部剧在播出仅仅2集后就在豆瓣得到了高达9.5的评分,因为它拍出了一般导演不敢拍的有关社会问题的敏感话题,也迈出了为精神病人去污名化的第一步。
对于犯罪群体的心理研究,在国内还是比较少见的,人们对于犯罪群体的认知也固定在“他们是坏人”当中。
所以当发生了杀人事件后,判处死罪是直观视角中最合适的做法,也是大部分被害者家属愿意看到的结果,因为杀人偿命本就是应该的。
而律师王赦看到了不一样的一面,为了找到那个原因,他努力说服加害者家属和被害者家属,想要了解具体情况,找到真正的原因。
这部剧从很多方面描写了人性在面对利益抉择时的脆弱,“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是一件没有标准的事情。
人们唾骂着加害者父母,埋怨他们没有好好教育自己的孩子,让他成为社会的毒药,可是没有人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杀人犯,就像剧中所说,“全天下没有一个爸爸妈妈要花二十年的时间去养一个杀人犯”。
而当人们看到有精神病人涉入的伤人事件时,也往往会默认精神病人就是那个加害者,可其实精神病患者伤人或杀人的概率极低。
从被害者家属的角度去看,试问,有谁愿意在自己的孩子被杀死后,还愿意参与到寻找杀人犯杀人的原因当中去,面对着那个杀人犯只会让自己脑中一遍遍重映孩子死去的事实。
善恶或许很简单,可当遭遇到人生变故后,善恶很难抉择,原谅和惩罚也很难抉择,我们与恶的距离有时仅一步之遥,唯有爱和放下才可以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