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作者四次看“人鱼公主”(海的女儿)八岁时,18岁时,28岁时,38岁,48岁。每一次看都有每一次的感想。八岁时,刚学会文字,就读人鱼公主,只觉得人鱼公主身世悲惨,让作者感动的稀里哗啦,且还有许多不解的地方。在18岁重读人鱼公主,他所看到的是人鱼公主为爱情不惜忍受折磨就像文中所说的 “这是一种多么无私和高尚的不求回报的爱啊!”对于公主十分的无私,因为他无私,所以文中作者说她高尚。28岁,作者又读了一次,作者觉得在故事中,人鱼公主的母亲没有给他太多的爱,只不过是把她托给老皇后,老皇后对她很好。38岁,作者开始觉得这个故事有些沉重。48岁,迈入晚年的作者把以前读到的结合总结出了这篇文章。
在作者八岁时是一名学生的身份去读,只看到了人鱼公主的凄惨。在坐着18岁的时候,自己在有爱情的情感基础下又读了一遍,这次他不仅看到了人鱼公主的凄惨身世,也看到了人鱼公主的一种多么无私和高尚的不求回报的爱。28岁,作者已经作为一名母亲,在看这篇文章看到的是老皇后和人鱼公主母亲对后代的爱。38岁作者开始写小说,他在读这篇文章,是在讨论他的写法了。48岁,把以前的想法一综合,作者觉得她为了这份与灵魂相关联的爱情,人鱼公主付出了自己所能付出的一切,她的勇敢、善良、舍身为人…都大放异彩。回头再想,他在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眼光去看待这篇故事。
最后再回到开头,童话,并不只是给儿童读的,也可以是给成人读的。而且成人读到的可能比儿童读到的道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