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14〕又曰:“五经亦只是史。史以明善恶,示训戒。善可为训者,特存其迹以示法。恶可为戒者,存其戒而削其事,以杜奸”。
爱曰:“存其迹以示法,亦是存天理之本然。削其事以杜奸,亦是遏人欲于将萌否”?
先生曰:“圣人作经,固无非是此意。然又不必泥着文句”。
爱又问:“恶可为戒者,存其戒而削其事,以杜奸。何独于诗而不删郑、卫?先儒谓‘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然否”?
先生曰:“《诗》非孔门之旧本矣。孔子云:‘放郑声,郑声淫’。又曰:‘恶郑声之乱雅乐也’。‘郑卫之音,亡国之音也’。此是孔门家法。孔子所定三百篇,皆所谓雅乐。皆可奏之郊庙,奏之乡党。皆所以资畅和平,涵泳德性,移风易俗。安得有此?是长淫导奸矣。此必秦火之后,世儒附会,以足三百篇之数。盖淫泆之词,世俗多所喜传。如今闾巷皆然。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是求其说而不得,从而为之辞”。
【译文】:
先生又说:“‘五经’也是史书。史书的目的是辨明善恶,以示训诫。善可以当作训导,可以记录具体的善事来教导世人。恶可以当作鉴戒,保存其告诫而削减恶事本身,以杜绝邪恶之事。”
徐爱说:“保存善事用来教导世人,也是存养天理。削减恶事本身,也是为了将不当的人欲遏制在萌芽中吗?”
先生答:“圣人编著经书,就是这个意思。然而不必太拘泥于文字。”
徐爱问:“恶可以当作鉴戒,保存这种告诫而删除恶事本身,以杜绝邪恶之事的发生。为何不删除‘郑卫之音’?先儒所说的‘恶事可以惩戒人的纵欲放荡之志’是正确的吗?”
先生答:“现在的《诗经》不是孔子原来的版本了。孔子说过‘放郑声,郑声淫’‘恶郑声之乱雅乐也’‘郑卫之音,亡国之音也’。这是孔门的家法。孔子所编著的三百篇,都是雅乐。皆可以在祭祀天地时演奏,也可以在乡党群民间演奏,可以宣讲和平,涵养道德,推陈出新。怎会有(郑卫之音)如此诗歌?若有那便是助长淫乱导致奸恶了。所以这些诗歌必定是秦始皇焚书坑儒后,世间儒者附会而成,为补足300篇的数量。而淫秽之词,世俗多喜欢传唱,如今大家都知道了。‘恶事可以惩戒人的纵欲放荡之志’是想求解释而无法解释,从而为这些邪恶诗歌解释了。”
【详解】:
本段承接11至13段。可以当作补充。
本段也体现出阳明先生对于古籍的研究非常之透彻。在与徐爱对话时,讨论到为何《诗经》中没有删除‘郑卫之音’这样的靡靡诗歌。阳明先生马上就可以发表出自己的观点见解。而且有依据。依据便是《论语》孔子说过‘放郑声,郑声淫’‘恶郑声之乱雅乐也’‘郑卫之音,亡国之音也’。若没有读通《论语》,断然不会有此证据。
由此可以延申,我们与他人论学时,要有严谨的态度,不可以凭感觉肆意判断。要拿出证据,而证据如何拿出?深入学习矣。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要有自己的观点。
人的成熟并非表现在圆滑世故,而是对外界灌输给我们的思想,可以有不同的见解。
原文摘自国学梦网站(http://www.guoxuemeng.com);译文为结合《传习录》叶圣陶点校版翻译。
详解部分系作者(张善知)原创,未经同意,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