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高一的寒假,慕名,我从图书馆借了一本《围城》,兴冲冲回家翻看。可惜,没看几天,我便把这本书扔下了。
在崇尚英雄的年纪里,我理解不了《围城》,因为它琐碎、平淡,充满了家长里短,到处都是一地鸡毛。这不是我想象中的生活,甚至有些无聊。
26岁再看《围城》,一读三遍,认真地写了读书笔记,还摘录了大量原文。
由不喜欢到爱不释手,这中间隔了十年,其实两茫茫的,不只是生死,还有对生命的体验。
爱上《围城》,理由如前,因为它琐碎、平淡,充满了家长里短,到处都是一地鸡毛。原来这才是生活最真实的样子,夕阳满天,没有风雨,因为风雨,在人们的心里。
《围城》给我们搭建了一个舞台,这里有一些人,发生了一些事,他们吃饭、恋爱、学习、工作,最后所有人都在戏里失败了,充满了无可奈何。
戏里戏外,真真假假。
原来这才是“围城”——城外的想进,城里的想出,进去又出来,出来又进去。原来“围城”就是人的不满足,欲望无穷,要求不断,进城出城,何处是归程。
看懂时,才真正明白了生活的真实和不易;看懂时,才发现琐碎中充斥着触目惊心。
《围城》,本不是给少年看的书,只有经过些许历练,才能有所体会。
没有三杯两盏淡酒,怎会知道,原来笑中,还可以带泪。
02
以前的知识分子是神,这里的知识分子是人,有时候,甚至是马戏里的小丑。
某种意义上来讲,《围城》就是20世纪的《儒林外史》,多少学者名士,些许才子佳人,原来他们脱下高贵的外衣,也只是普普通通的人。他们浅薄愚笨,他们爱慕虚荣,他们崇洋媚外,他们怯懦无能,只要是普通人身上有的缺点,他们都有,他们在舞台的中央,缺点更甚。
见过太多人,原来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方鸿渐”。
他们读了几本书,了解了一点理论,自以为是万中无一的人才,其实也只是知识和技能的储存器,他们自以为是知识分子,其实只是知道分子。他们所谓的才能,从来不能帮助别人,顶多算装饰,当作口若悬河的谈资。最无聊的,那些东西都是原封不动从别处搬来的。
赵辛楣评价过方鸿渐:“你不讨厌,可是全无用处。”
他善良又怯懦,聪明而无胆,懂的东西很多,但全没有自己的见识,能言善道,但流于油嘴滑舌。
他穿西装,吃面包,表面很新,其实骨子里最旧。半洋半土,半新半旧的方鸿渐,在外留学时不学无术弄虚作假,回国后又看不起传统文化,他的心态,全是因为没有主见造成的,矛盾、软弱,没有主心骨,无所依持。
你不讨厌,但全无用处。
其实生活中,这样的人,到处都有,无所依持,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瞻前顾后,朝秦暮楚,恍惚中,大好时光,全部溜走。他们身上还有一点,就是假清高,自己过得毫无尊严,还天天对别人嗤之以鼻。
当然书中所批判的人物不止方鸿渐一个,无所不至的批判,这就是钱钟书所要达到的效果。他批人,其实也是在批文化。
钱钟书,他的从容背后是一眼看穿的深刻,幽默背后是忧国忧民的深思。知识分子,从来都是改造社会的先驱,批判他们,是对他们给予了希望,而要改造社会,必先造就新一代有担当,有健全人格的知识分子。
这是钱钟书的一个理想,他把《围城》,写成了《儒林外史》。
03
“围城”理论,书中套在了爱情身上,但生活中的围城,怎会只有爱情?
工作是围城,在校时觉得工作好,工作后才想起在校时的幸福。
钱,也是围城,本以为挣很多钱可以开心,可是钱哪有赚完的一天呢?
……
原来人生处处是围城,人永远也不满足,所以围城不断,盲目,也不断。
正如鲁迅先生评论《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每一个人看《围城》,也能看到欲望,看到属于自己的围城。
这也是《围城》的优秀之处:我们在对书中主人公的爱情、命运思考之余,在捧腹大笑之余,可以返归自身,可以理性冷静地思考自己的人生和现实。
曹雪芹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读完《围城》,只希望自己以后慢慢洞明世事,通晓人情,做一个好人,也做一个有用的人。
定期更新,欢迎交流讨论。
关于转载问题:请统一简信联系我的经纪人加油小毛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