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康养应大力普及以中医药为主的康养产业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结果显示,截止2021年,中国有2.64亿老年人口,如何养老?是当今中国面临的严峻考验。目前,我国推行的养老模式主要为“9073”,即2.54亿老人将以社区为单位完成居家养老,中国养老的社区化进程催生出了巨大的康养社区需求缺口。随着2021年《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的有效出台,众多国央企、金融机构、险资、房企纷纷入场,加速推动康养产业不断优化完善,迭代出服务种类更丰富、服务可及性更强大的康养解决方案。
我国康养产业市场消费需求在5万亿元以上。但是随着康养产业的供给不断增加,2030年我国康养产业市场消费需求将达到20万亿元左右。根据不完全测算,当前每年为康养产业提供的产品却仅仅在5000亿—7000亿元左右,针对持续旺盛的市场需求,明显有效的供给严重不足。
并且这次疫情,推动康养产业需求升级,因此,在巨大的需求下,中国将成为全球健康产业的最大市场,这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中国经济总量排行世界第二。任何一个国家,如果经济不发达,这个国家的健康产业还是发展不了。
第二健康产业作为一种新兴服务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2020年健康产业市场总额已达8万亿,占GDP比重达到6.5%。而美国2009年已达到17.6%。
第三,中国居民素养水平将达到20%。健康素养就是说我要吃什么才健康、我怎么运动才健康、怎样的生活方式才健康。2008年中国健康素养水平是6.68%,在2020年已提升到20%。
第四,中国老年人口将超4亿。目前,我国老年人口数量为2.64亿,到2050年将达到4.8亿,老龄化水平为15.5%。老人数越多对健康需求、关注、迫切度越高,这也是健康产业飞速发展的一个原因。
第五,慢病死亡占疾病死亡率的85%。因为慢病而引起的疾病负担占到中国整个疾病负担的70%,但是这些慢病是可防、可控的,正是因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不注意、生活方式不健康这些慢病才会发生,发生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慢性疑难不治症。
这些事实告诉我们,中华复兴正式跑上了快车道。中国也将在此背景下迎来大健康产业的爆发期。从2022 年开始,我们将迎来越来越多的人去追寻自己后半生的健康,唯一能承载这个巨大风口的,只有康养产业。
根据《中国健康养生大数据报告》指出,不同年龄层次对康养的需求各有其特点。
28岁以下人群需求——运动养生
自行车、攀岩、跑步等;亲近自然:森林、田园、阳光、水等;个人成长:研学、饱览名山大川、体验风土民情等。
29岁至44岁人群需求——休闲养生
休闲养生:美容足疗、品茶、观鸟钓鱼、休闲消遣等;户外亲子:体验生活、儿童户外拓展、家庭聚会等;自驾游:野营、野炊、房车露营、烧烤等。
45岁至59岁人群需求——养性养生
禅修、灵修、国学、太极、静修等;调养养生:温泉疗养、中医养生、膳食养生等;治未病:调理亚健康、保健品理疗等。
60岁以上人群需求——医疗养生
医疗养生:健康检查、康复训练、药物疗法等;护理照料:家庭医生、护士护理、生活照料等;养老:养老社区、健康管理中心、康疗中心等。
中国式康养应大力普及中医药为主的康养模式
6月12日,火炉山中医院召开“中医药助力中国特色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首期学术交流会。会上,指出,中国式康养是以大力普及中医药为主的康养模式。
中医药养生保健治未病理念体系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养生保健治未病是中医药的独特优势,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这与我国提倡的健康老龄化的理念不谋而合。把老龄化的健康服务和中医药的养生保健、治未病融入到老年人起居、饮食、心理、调摄、运动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引导老年人建立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模式,有利于健康长寿。
2022年,炉医与火炉山中医院筹建线上一站式康养服务平台,以康养+中医为基础的“康养社区”进入了紧张的筹备状态中(又名“天使社区”),明年上半年将着手打造中医药文化村的建设。创始人陈总表示,公司将拓展整合康养、健康、月子、养老等产业资源,同时汇聚国内尖端康养产业资源,打造一流的康养服务平台。
几十年来,快速城市化打破了旧有居民的熟人社会,取而代之的是陌生的邻居,人们渐渐忘记了,中国人的居住形式原本是富有情感的!火炉山中医院致力于建设给社会一个安心的落脚之地,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屏障,让邻里之间恢复亲密的邻里关系,更亲密和谐关系,相互关心守望温暖,为社区带来特别温馨的邻里交往氛围,同时还为大家带来健康和健康生活方式。
以“每天健康一点点”为理念,秉承药食同源的理念,以食为药,以食代药,再搭配完善的健康管理服务方案,拥有营养师科学配餐,把中医食疗带进一日三餐,根据不同的体制,会有所不同。每个人享受着生活管理体系,居家养老,终身教育,居家月子,运动管理。
让人们在这里重新获得心灵的滋养、安全感和温情,消除过去几十年社会尔虞我诈,玩弄城府造成透支的“公信力”, 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互爱互助,相互欣赏,学习……建立一个没有商业带来痛苦的环境,只有相互带来快乐健康的环境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