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被问过这个问题,或者也自己问过自己:“读书有什么用?”
01
确实,从生活水平和质量上来看,目前国泰民安,我们身处最好的时代。但好时代像一颗良药,也有个贬义的来形容这颗良药可能带来的副作用,我真的不太喜欢这个词,它叫“物欲横流”。
如今社会上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或是他的实力,相信绝大多数人用的都是同一个标准,大家都心照不宣。且不说文革时期的“读书无用论”的流行思潮,就目前来看,读书,在很多人眼里因为不能直接创造价值被定义为是在做无用功。
你一定听过这几句话:
“读那么多书以后还不是要给打别人打工。”
“某某是不是读书读傻了? ” 等等...
对于这些耳熟能详的话,我想说的是:这是没见识表现。
其实,自古以来,知识,一直是成功的最快捷径。
在古代,秦朝以前,采用“世卿世禄”制度,秦朝后来逐步引入军功爵制。到了汉朝,开始在民间提拔人才。当时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 (曹操同志就是被举孝廉出道的)。直到唐朝,科举制度实施了。
在那个年头,靠种地种出一片天地,是不可能的。从军在沙场搏杀玩命走向人生巅峰,似乎也不靠谱。经商更不用说了,没有家底太难了,那个年头的百姓绝大多数都是农民。要想出人头地,想要青史留名,只有一条路——考试(似乎今天也是),所以毋庸置疑的一点是,千年过后,这仍然是最科学的选拔人才的招。
前不久华为再次登上了热搜,这次是因为高薪招贤。
华为告诉了大众:未来,知识一定会变得越来越重要,知识的价值不可限量。
我一个程序员的发小也跟我说过,如果他们行业的人想进腾讯和阿里,最最基本的条件就是985和211。他有一个老先辈,普通本科学历,有接近10年的丰富从业经验,做过很多业内天价的项目,可是去腾讯应聘后,人家却还是选了一个985的应届毕业生。我们且不评论腾讯的录取行为,但我觉得一个成功且优秀的企业之所以这样做,这其中必然有它的道理。
用数字说话,再来看一组数据:
A股3625家上市公司总经理本科学位占36.2%,硕学位占比近48.5%,加起来占比近85%!清华、北大毕业生绝对领先,中学学历的只有2%。
相信我,说出“读那么多书以后还不是要给打别人打工。”这句话的人绝不会是这2%的CEO。
也正因如此,我之前才敢断言,能说出这种说话是没见识的表现。
而真正的事实恰恰相反,绝大多数人在给读书厉害的人打工,我们这个社会最顶层精英基本都是学霸。
龙应台在《亲爱的安德烈》中给儿子的一封信中说道: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02
前一节是针对功利性质来说的,下面是笔者更想说的。
多年前,我在读《西游记》的时候,有一位至亲,却在嘲笑我都多大了还读《西游记》,看书也大多在看小说。
当时我心里是难受的,但是没有半丝羞愧,我只是沉默,没有提醒她绝大多数世界名著都是小说,而中国数千年灿烂的文化,拥有数不尽的文学著作,能到国宝级经典的只有4部。
当然,她不知道读经典有何价值,她也不知道《西游记》里有这样富有哲思的词句:
“若干种性本来同,海纳无穷。 千思万虑终成妾,般般色色和融 。”
“静喧语默本来同,梦里何劳说梦?”
也不知有绝美的:
“ 水痕收,山骨瘦。 红叶纷飞,黄花时候 。 ”
“ 花堆锦砌千般美,看遍人间怎么若他 。 ”
不读书你的世界可怜的。
但是,我和一位姑娘却有过这样完美的邂逅,当我们认识不久后,她问我的名字为何要有个“郎”字,我没作解释,只是跟她诵读了苏轼的: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倒是,三国周郎赤壁...”
读完整首诗,姑娘没眨过眼,但我看到了她目光里的那片银河正熠熠生辉。我知道,她看到了,在漫江滔天战火的古赤壁战场中,那位运筹帷幄的“周郎”站在战船的船头,自信沉稳,雄姿英发。
接着,她说她也喜欢诗词,然后大方流利的背读了舒婷的《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我在惊讶的同时,那一刻也已明白,遇到了知音。作为现代诗,我又读了顾城的《小巷》来做回应 :
“小巷
又弯又长
没有门
没有窗
我拿把旧钥匙
敲着厚厚的墙 ”
多读书你的世界是可爱。
世间如此精彩,但读书对于我们来说是特别一种享受,有种有东西都不能带来的快乐,因为唯一,所以无法表达,只能形容。
当我因阅读受到启示或领略快意的时刻,就像和热恋的人在偶尔的目光交汇中,带来的那种只有彼此才心领神会的欣喜和满足;也像在漫天黑云和大雨遮盖的大漠中,阅读让我站在了唯有的阳光明媚的一隅...
看到喜欢的书,别人跟我说话我都听不见,我会忘记凌晨的时间,也会因为连续看到精彩的章节而舍不得再读下去,因为一口气读完太奢侈浪费了。合起手中卷,来日方长,慢慢品味才是最大的享受,人生大概也是如此罢。
03
读书还有一点更为重要的收获。这一点如此的简洁澄澈,以至于不能故作高深,所以直接说结论:
找到自己
记不起是在哪看到类似这样的一句话,我深表赞同,原话记不太清了,大概是这个意思:
对于一本书来说,你只用花极少的金钱和时间,就能得到那位作者在其一段人生,甚至一生的心血和感悟。
这样看多读书简直比拼夕夕更不可思议的划算,而且货真价实。
面对只有一次的人生,你选择的生活方式只有一次。但阅读,却能让你去经历和领略更多不同的人生。
《明朝那些事》里有这样一句话:
“我所诉说的,除了历史,还有很多东西,他们的名字分别叫做:
权利、希望、痛苦、愤怒、犹豫、冷漠、热情、刚强、软弱、气节、度量、孤独、残暴、宽恕、忍耐、邪恶、正义、真理、坚持、妥协、善良、忠诚。
足够多了”
我永远都忘不了书中在土木堡之变力挽狂澜改写历史的于谦,还有站在宁远城墙上孤独却又坚定的袁崇焕,忠烈的杨继盛、杨涟,甚至一个无名为保护皇子而牺牲小太监。同样挥之不去的其他桥段还有《刺客列传》中“士为知己者死”的春秋战国四大刺客、《三国演义》过五关斩六将的关云长,太多太多...
不敢说我从中找到了自己,这些都是英雄,吾辈只能敬仰之。但从中我似乎慢慢明白了,明白了大概该做什么样的人。我也相信如果你开始阅读,总有一天能遇到书中那个你。
“刚毅多略,遭事不惑。勇足决断,明足照奸。”——钱穆《国史大纲》
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