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大家解读了《鬼谷子》的第一篇:捭阖第一。
今天我把第二篇的文言文,反复诵读3遍,现在继续解读《鬼谷子》第二篇:反应第二。
通常,我们说的反应,是“你把某件事告诉某人,然后看他的反应。”
鬼谷子说的反应,反和应,是分开的两个意思,是指双方的你来我去,一往一返的回环反复,是一种互动的模式。
比如:
有个男的想请心仪的女孩子吃饭,又怕对方拒绝,怎么办?
他可以使用“反应模式”,去探知。
男:“我上次去**餐厅吃饭,看见厨师和服务员集体跳舞,很有意思。”
(抛出一个钓鱼话题)
女:“那不是很好玩?”(引出女的回应)
男:“餐厅现场很欢乐,而且他家做的牛排味道很好,我吃过那么多家,就这家味道最好。”
女:“被你说得都嘴馋了。”
男:“你想吃的话,周末有空可以带你去,正好我也想吃。”
女:“好呀,好呀,那就这个周末去。”
这是一种常见的“反应模式”,通过一去,一回,一问,一答,很自然地实现自己的目的。
很多人,不懂使用“反应”,而是直接上来就问:“周末请你吃牛扒,去不去?”
这样很容易被拒绝,因为对方会认为你无事献殷勤,不怀好意,马上产生戒备心理。
“反应”的使用,灵活多变,鬼谷子强调2点:
1、首先要沉着、冷静。
我认识一个朋友,平时还挺聪明的,却遇到一个骗子,对方不但骗了她的钱,还骗了她的感情。因为她掉进“盲目的爱情”中,失去冷静和理智,即使对方经常露出破绽,她也没识破。
这就是为什么鬼谷子要强调“沉着、冷静”。
2、欲闻其声反默,欲张反敛,欲高反下,欲去反与。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要求:“喂,你倒是说话呀!”用这种方式让对方说话,要么对方不情愿说,要说了也不会说真话。
鬼谷子说,欲闻其声反默。
你想要对方出声,你就要反给沉默。
比如:两个人吃饭,你想让对方说话,那你就不要找话题,而要闭上嘴巴,保持沉默。这时,对方通常会缓和气氛,打破沉默,主动找一些话题。
现实生活中,建立一种“反应”思维,凡事多想一下,就可以避开很多陷阱。
比如,有个骗子常用的招数。
有个小孩在路上哭,说自己迷路了,好心人上去询问时,孩子就掏出一张纸条,说这是自己家的地址。好心人按这个地址送孩子回家,就落入骗子的圈套。
这种骗术,不少人上当。
但凡有点思考能力的人,都会引起警觉。
正常情况下,一个孩子迷路走丢,怎么会在身上携带一张纸条?说明,这张纸条是故意带上的。这种故意,就是一个引诱的陷阱。
大街上那些说“这是免费的”,你都要小心。背后的潜台词是:“用免费的引诱,引导你去消费。”
鬼谷子的智慧,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全部解释透的。
我们可以建立一种意识:凡事,保持沉着,冷静。在此基础上,多问几句,根据对方的回应,辨别真假。
而大多数人的毛病是,自己不动脑思考,别人说什么,就相信什么。尤其是亲戚、朋友的话,根本就不怀疑。
早些年,有个朋友做投资,是亲戚介绍的,亲戚说自己挣了一大笔钱。朋友多长了一个心眼,这个公司注册地址刚好在深圳,就在我单位附近,他让我去实地考察,看看是否真有这个公司。
我去看了,没有。
朋友没投资。过了一年,那些投资的人,才发现自己被骗了。骗子先给投资人一点甜头,等投资人失去警惕,投入更多时,他们就携带巨款逃跑。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我们明天见。
如果你认为文章有益,欢迎留言、分享、转发,传递知识,分享智慧。
每日读书,不忘初心
今日阅读:《鬼谷子》
每天读一本书,喜欢可以关注易瑾还,我们一起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