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者
山姆·基恩,美国科学促进会院士,美国华盛顿特区专业作家,曾任《米德柏利环境报道》研究员。2009年,获得美国科学作家协会埃佛特·克拉克/塞思·佩恩最佳青年科学作者奖。2010年,获得D.C.科学作家协会年度新闻简讯奖。目前,为美国《科学》杂志撰稿人,其作品多发表于《纽约时报》等著名刊物。
关于本书
这是一本关于化学与人类生活的既严谨又妙趣横生的科普著作,作者搜集了大量科学史和人类史上鲜为人知的史料。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化学与人类充满“爱恨情仇”的历史传奇。
你知道德国人研究烈性炸药时顺便发现了生产廉价化肥的方法嘛?你知道水银在很长时间是作为泻药使用、镭最初是被用来制作保健饮料吗?而是否吃碘盐曾是甘地带领人民争取独立的重要议题之一……这些闻所未闻的事件,都是作者探究化学史的重要发现—它是化学与人类生活交互作用的一部趣味史,也是无数科学家探幽寻微的一部“野史”,更是一部真实版的“生活大爆炸”。
第一部分 定位:行行又列列
仔细审读元素周期表的每一行,会发现许多元素的秘密,然而这只是其中故事的一部分,还不是最精彩的一部分。从上至下的审读,周期表有自己的语法,也会带来崭新的故事。有的科学家比别人更善于发现贯穿于整个周期表的微妙特征,一位善于追踪并预测元素之间具有相似性的科学家在历史上留下了名字,他就是元素周期表之父,德米特里·门捷列夫。
第二部分 制造原子,破坏原子
虽然超新星的爆发在各个方向是均匀的,虽然地球在形成时经过了大规模的搅拌,但最终某些大陆上稀有矿物的蕴藏量还是比其他地方高。一方面,这会给科学天才带来灵感,令我们元素周期表不断丰富,为人们的科学进步提供前提条件。另一方面,它带来了贪婪和争夺—尤其是某种默默无闻的元素突然有了商业价值或者军事价值,甚至更糟,引发了人类天性中最糟糕、最残忍的一面(一些列的战争),有时候也使得一些元素的探寻淹没在其中。
第三部分 周期之惑:疑难初现
随着对未知元素的追寻上升到了更精密的层面,科学家们跨越了化学、物理学和生物学的界限,提纯出一些元素来用于治疗疾病。但同时一些元素也会要人命,因此历史上有不少与化学元素相关联的连环杀人案。很多元素未知性,是科学家们一时无法探知的,只有在一系列的错误之后,人们才得以了解元素的特性。
第四部分 元素与人性
即使像元素周期表这样看上去很严肃、很科学、很纯粹的东西,也反映出人类的欲望。更进一步说元素周期表体现了理性与世俗的碰撞,体现我们人类想要了解宇宙的抱负不可避免地同人类本身固有的缺点相互影响的结果。它同时也体现了人类在各个社会领域中的不足:经济学、心理学、艺术,还有—正如甘地和碘的曲折故事证明的那样—政治,元素们在社会历史中也有自己的故事。
第五部分 元素科学的今天与明天
元素周期表中永远不缺乏惊喜的出现,即便是在今天,也总是有关于元素的新奇东西等待我们去发现,不过同多数时候就能够轻松做出的某项发现相比,现在想做出新的发现要费劲的多。科学家们越来越多地把元素放在严苛的条件下来进行“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