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参加一个渡渡鸟的妈妈聚会,共读的一篇文章是关于爱的仪式感的。文章说,爱需要有仪式感,爱需要被及时的、并不介意以张扬的方式表达出来。
读书会上共读的一篇文章。写这篇文章的妈妈,因为孩子画了一幅画,很认真地给孩子写了一封充满了爱的信。然后,还读给5岁的孩子听。虽然她似懂非懂,但是作者觉得这个动作很重要。其次,作者还通过文学作品中的角色扮演来表达爱,也让孩子感受爱。
我读了这篇文章最初没有什么感觉。
因为我在生活中就是一个“挺随便”的人,不重视仪式感。我的原生家庭也是没有什么仪式感的。我母亲甚至会劝我那个有点重视仪式感的丈夫,在她生日的那天不要买蛋糕,因为她不爱吃,挺浪费的。我唯一能想起仪式感的事情,就是每天送儿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入园前我都会抱抱他、亲亲他。
而我丈夫家则比较有仪式感,虽然一家都生活在农村,但是家里有人过生日的时候,他们都会买一个蛋糕,在家里或者外出吃一顿。吃完饭切蛋糕的时候,大家都会围绕过来,点上蜡烛,唱一首生日快乐歌。亲人还会封上一个大红包,说上祝福的话。如果是孩子,可能还会有生日礼物。生日宴上的照片会发到亲友群里,让大家一起分享我们的快乐,也接受他们的祝福。这样,这个生日的仪式感就比较足了。
相比之下,在我的原生家庭里,这样的仪式感也是无踪迹可查的。我一生中经历最多的仪式感,大概就是人生大事的时候,比如:结婚时候的婚礼,毕业时候的典礼。
认识我先生后,我发现他还比较有仪式感。谈恋爱的时候,会给我做电子贺卡。结婚十周年的时候特别带我去香港给我买了礼物。我们两地分居的时候,他每次都会到火车站或者飞机场接送我。每次出门旅行,老公都要在旅行箱里给我们放上一个苹果,寓意平平安安。看,这些仪式感背后是爱的表达,我都笑纳了,而且印象很深刻呢。
为什么人类会创造发明出“仪式“这种东西呢?
中国是一个很讲礼仪的国家,古代帝王的册封典礼,婴儿出生百日喜酒,男子二十岁的弱冠礼,大婚的婚礼,皇后册封的典礼。中国自古以来就是重视礼仪的国家,甚至《诗经》里的很多诗歌也是典礼上唱和的。当然,还有丧仪。
西方对结婚纪念日特别重视,各种年龄段都有不同的名称。夫妻二人甚至会邀请亲友一起庆祝。
这样一种张扬的、庄重的仪式,带给我们的是什么呢?
是重视,是肯定,对吗?
“我们需要通过仪式感,来表达我们的爱;我们需要通过仪式感,来确定被对方爱着,彼此都需要这样的安全感。”
这是我在网上找到的一句话,我觉得仪式感的意义就在这里吧。
也许有人要说,《三十而已》里面许幻山给顾佳举办的结婚周年庆活动,那是仪式感是非常足,但是最后还不离婚了?
虽然离婚了,但是那个当时的感动,一定还是会一直留着顾佳心里的。
仪式感,也不一定就是要大张旗鼓地招摇,让很多人来知道和参与。日常生活里,处处都可以有仪式感。家人之间、夫妻之间、亲子之间都可以有自己的仪式感。它也许是一个小小的动作,也许是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重要的是一直、反复地去执行它,让它和特定的场景、特定的人产生记忆和联系。
我们家最近正在形成的一个仪式感,就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茶。
这个动作并不是有意为之的,而是因为自从我开始学茶、喝茶后,家里两个孩子都对泡茶、喝茶这件事情产生了兴趣。他们也许不会喝很多,但是看我摆弄那些瓶瓶罐罐,杯子水壶什么的,大概也是种乐趣吧。而每当这个时候,老公也不会拒绝,而是很乐意地参与进来,共饮一杯香茗。所以,我们通常会在周末的某个上午或者下午,要么在客厅,要么带着茶具来到公园、户外,泡上一壶清茶、摆上一些水果点心,一起享受一家人的欢聚时光。
虽然,我现在都还没有一个泡茶台,也没有一个茶席,只有一个很小的茶托和茶盘,但是这仍然不妨碍我们通过这样一个简易的茶席还有泡茶、喝茶的这个动作,来形成一种仪式感。这个过程中,我负责泡茶,老公就负责弄水果,两个孩子负责吃,吃完了他们去玩,我就一边看书。各得其所、自得其乐。平时朋友们抱怨的老公回家刷手机,孩子玩ipad的场景都没有了,只因为我们把手腾出来喝茶、享用点心。
其实,古代人喝茶是极其麻烦的,在很多电视剧中出现的宋代点茶技艺就涉及到十几个步骤,喝一杯茶要费好大一番功夫。还要十分讲究,选水、鉴茗、观火、辨器,对于环境也有要求,大概就是在这十分讲究的过程中,生活不再只是生存(丢一把茶叶到大茶壶里,然后倒到大碗里喝),而是开始有了不同的意义,有时候是诗意。
这样,我们就总结出来仪式感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
1、长期坚持
2、重复出现
3、带来安全感或愉悦的感受
如果我们把生活中的这些仪式感都给抽调、去掉,那么那些曾经让我们感动的重要时刻,可能在久远的记忆里就变得印象模糊,从而由于回忆不起来而变得感情淡漠。在回忆过去的时候,平淡的生活留给我们的可能没有特别的印象。而仪式感就成了这平淡生活中的一个个标签和引发记忆的联想点。
在日本的茶道中,仪式感也是很足的,比如:在茶室中会悬挂一副和当时节气相关的字画。五月份梅雨季节,可能会挂一副写有“听雨”两个字的书法作品。日本的茶艺是从中国古代学过去的,后来有本土化和创新。
中国古人有九雅:寻幽、酌酒、抚琴、莳花、焚香、品茗、听雨、赏雪、侯月。
是不是光想一想就觉得很有仪式感?采一束花插在瓶中,焚上香,和朋友一边品茗,一边听雨或赏雪(红楼梦总妙玉请宝玉和黛玉喝茶就是在踏雪寻梅的时节)或者赏月。
即使只有一个人,和自己相处的时间里,也可以充满仪式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不失其乐”。我现在每天下午午睡起来,困倦的同时,就会给自己泡一杯茶,吸收来自植物(大自然)的能量,一口下肚,睡意被驱赶,可以精神奕奕地拥抱整个下午。这是一个习惯,也是我精力管理的方法,但同时也是生活的一种仪式感,它保证我下午以饱满的状态活在当下,而不是浑浑噩噩地度过一个下午。
古代的节日也比较有仪式感,不仅节日多,而且每个节日要做的固定程序也很多,这些就是仪式感。
譬如,古代有上元节,辛弃疾著名的那首《青玉案·元夕》,描述的是宋人在元夕节(正月十五)放灯的热闹场景。“花千树”、“鱼龙舞”都是那个节庆气氛里的仪式感。当然,还有没有写出来的是年轻男女趁着节日的机会可以上街巧遇或者约会。女子如果有属意的男子,则会赠给亲手缝制的香囊。
古代的节日还有春季的寒食节、清明节,还有秋季的寒衣节、重阳节。正是因为这些仪式感,所以古人才有那么多的机会可以在不同的季节抒发自己的感受。那个时候,由于交通不方便,一旦分离,可能要很久才能再相逢,所以送别就是很重要的事情,也是仪式感满满的事情。所以我们会看到太多的《送别诗》或者《相逢诗》,古人要么摆一桌酒席送别亲友“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要么折一根柳枝表达恋恋不舍之前,或者唱歌送别(阳关三叠就是表示唱三遍)。类似的还有,“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由于过去交通不便,“家书”、“思乡”都是非常重要的主题。这方面的诗句太多了,“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等等,等等,就不一一列举了。
过去,一过节家里的妇女们都要聚在一起做一些美味的食物。食物是人类和自然最紧密的连接,在《舌尖上的中国》里这种由家庭主妇劳作或制作美食带来的家庭仪式感表现的淋漓尽致。但是现代社会连这个步骤也省略了。现在大家习惯外出就餐,不仅选择很多,吃完抹抹嘴巴就走了,省去了操持家务的辛劳。虽然说省去了一些仪式感,但如果能够在重要的时期聚餐吃饭也是不错的。东莞当地有句话说“生儿子坐榕树下,生女儿上茶楼”就很形象生动地描述女儿和父母贴心,儿子相对远游的状态。只要孝顺,儿子怎么就不能陪父母上茶楼“饮茶”呢?
今天是感恩节,因为渡渡鸟鸟巢妈妈会的原因,学习了“爱的仪式感”这个主题,感谢渡渡鸟妈妈读书会,虽然是第一次参加,但是受益匪浅。
研究完古人在仪式感上面做得非常好的地方,我心里突然好像踏实了许多,生活就是由每一天的这些情绪、仪式感组成的呀。现代人放弃了仪式感,其实也就是放弃了当下,在发达的互联网时代里,最不缺的就是信息,人们每天被信息洪流淹没,焦虑地担心自己未来能否有足够的养老金、孩子能否进入985或211的名校、自己的工作能否保住、会不会得癌症、要不要买保险、房价会不会继续上涨要不要拼了六个钱包上车……独独忘记了爱自己和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