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从平庸走向卓越的最佳策略是什么?
上次的话题是“什么是落后”,所以,做到不落后不就实现了从平庸走向卓越了吧。看看笑来老师是怎样从其他几个方面回答这个问题的。
今天文章我反反复复的读了好多遍,不是因为它难懂,而是因为实在都是大家都知道并且很熟悉的道理,我不知道再写什么,读了几遍之后,我意识到了一个问题,这些道理虽然我们都知道但同时又因为它太普遍而竟大意忽视了它们。
第一个:比较就是陷阱。
很多人都知道“跟别人比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得跟自己比。”然而比较就是很现实的,比较就是很残酷的,事实上--比较往往是不可避免的、不由自主的。有些时候,有些陷阱是我们没办法不掉进去的,关键是还能爬出来就是真的猛士。
很多时候比较就是一个坑,一个大坑,在干脆点说,比较就是陷阱。所以:对于那些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与他人比较的结果之上来说。幸福和快乐永生永世难以获得,就算偶尔产生了幸福和快乐的感觉,也必然昙花一现,因为总有人比他们年轻貌美、英俊潇洒、,收入更高、权利更大,地位更尊贵、财富更雄厚。
脑子里没有这个概念的时候,不知道被这个问题困扰了多长时间,并由此多带给自己不知多少的焦虑和痛苦。却总是把各种成功学书上的道理搬过来讲给自己:跟别人比是毫无意义的,要跟自己比。可是我们在“拿来主义”的拿着别人的经验和道理的时候,忽视了一点:别人亲身实践证明对的道理,是人家的不是你的。只有你自己亲自证明了的对的道理,才是自己的。
第二个:跨界--增强多维度竞争力
单个维度上,大家比的是长度;
两个维度上,大家比的是面积;
三个维度上,大家比的是体积.....
在一个维度上,最多100分,两个维度上,哪怕各自都只有50分,面积已经是2500了;若是三个维度都各自有50分,那是多少?125000......,有没有被这些量化的数字击中到....
虽然不一定代表事实,但足以说明事实。上学时,总觉得自己实力跟第一名没差多少,但分数排名一出来,事实就摆在那里,那是不得不承认的差距。这就是为什么大所数人总是高估自己的能力,但很少有人对自己银行账户里的余额产生哪怕一丝丝的幻觉--同样的道理。只有被量化的能力,才不会被人们错误的估计......
“跨界”是这几年才流行开来的词汇。事实上,所有的跨界者最终都会不由自主地深谙此中道理:每次跨界,都是给自己拓展一个新的维度。一旦跨界成功,实力或者竞争力的提升,只能是“几何级数”级别的,绝对不可能仅仅是“每天进步一点点”那么简单。这种策略就是知道的话很简单很自然,不知道的话,就会“百思不得其解”,--每天苦恼:问题出在哪呢?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但是在这个简单的方法论上还是有个基础条件的:你至少在一个维度上足够突出。处处平庸肯定是不行的,不求处处突出,但起码要在一个甚至多维度上处于一个相当优异的位置,这样的时候,多维度才是有意义的,才有呈几何数级增长的可能。
其实仔细观察周围优秀的人,就会发现他们都有一个特点:对新知识保持开放的态度。你不会从他们的嘴里听到“学这个有什么用”或者“这和我的专业没关系”。因为优秀的人通常都有多个维度的优势,而此时任何一个维度的优势都可能让他们的成绩翻倍。
另外,打造多个维度不代表走马观花式的堆砌。做事认真永远是稀缺的品质。即便是做一件非常小的事情,也能把它落实好、不出错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做事认真”,是在做到每一个维度突出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品质。如果没有认真做好过一件事哪怕一件小事的体会,是理解不了这个看似很普通却被一直被大家忽视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