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日更的第75天。75天前燕子问我要不要一直做日更20天的挑战,我欣然同意。我不觉得每天100字是多难的事,结果确实也是,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日更了第4个20天的周期。
但是,日更的困难不是这100个字,而是要输出有意义的100个字。这是有难度的,在日更几天以后我就发现了自己没有多少内容可写。于是不得不看书,逼自己输入,再来输出。虽然到这么久了,我还是经常会因为当日没有看书而晚上不得不写水文。但是,我也为自己那些有输入的日子感到欣喜。
每个人处在不同的环境里,如果没有打开自己的眼光和外界产生联结,那么人就容易在自己狭窄的认知里迷茫。就像处在一间小房子里,往哪走都是墙,没有前进的方向。
家庭主妇很容易陷在自己的四面墙内。我一直庆幸前年发现了跑步是我剥开迷茫的雾稍微看到光的一种途径。而21年年末开始的日更和阅读,让我知道了认知这个词,认知自己和亲密关系,以及认知驱动。
尽管现在对这些的了解都还是皮毛。仅仅是了解到而已,但是感觉也是很大的收获了。至少我没有继续浑浑噩噩的日子。做一个没有方向没有自我思考的家庭主妇。
开始发现问题比深陷在问题里而看不清问题的存在已经进步了,虽然发现问题并面对很痛苦,但是知道问题存在好过一直不知道或者是故意不知要好得多。《认知驱动》里写道,焦虑是因为模糊,这几天在小红书频频刷到一句话,“焦虑的对立面是具体。”这些日子看的书不多,但是总有些句子能点醒我。比如前面这异曲同工的两句话。现在的人这么容易焦虑,难道不都是因为浑浑噩噩的未知没有安全感吗?
过去我对自己呢喃的负能量太多,从来没有想过背后的缘由,最难过那段时间甚至不敢写日记。因为太害怕面对自己,直视现有的问题。那个时候觉得世界都是灰暗的,但是为什么是灰暗的却从来模糊不清。在接触到阅读和日更后,我突然觉得就很可惜。我明明当时有很多日更的内容,顺便梳理自己。哪怕那时候记录的都是怨气,我相信也会在记录的过程中渐渐地脉络清晰起来。人在逃避问题的同时,答案也在逃避你。
在坚持日更的同时,我依然持续的运动。这个月设立了100公里的目标。跑步让我的身体轻快,而阅读写作日更让我的头脑逐渐有清明的动向。一开始我只想着这是一个约定,让自己和优秀的燕子有一个共同的话题和连结。没想到这是和我内在的连结。
说到和异地朋友之间的联结。我在这段时间也有意外的发现。过去我对感情总是过于热情甚至是执着。表面看我好像是特别在乎,但是实际上,我是在乎自己能得到怎样的反馈。这个发现让我开始反思自己对友情的理解。
不可否认我在乎我的朋友们,但是有功利的心态肯定是不健康的。于是我最近开始调节自己的心态,用更平和的宽松的方式来维系关系。我发现这个过程自己好像更舒服些。
写出来真是一个很好认识自己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不清晰甚至没有意识到的问题都逐渐浮出水面。这让我有了认识这些问题的机会,也有了解决它们的可能。